【巾帼风采】跨省去战疫 与子同白衣——记罗甸县“三八红旗手”荣誉获得者陈川
2021-03-12 15:11:13 唐盈
  • “陈年美酒出贵州,川高路远竞风流。好女奋勇马蹄疾,样榜无悔写春秋。”

    这是一首藏头诗,每一行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陈川好样”。

    这是一首赞歌,是曾经远在湖北武汉的江汉方舱医院内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对来自贵州罗甸一名援鄂医务人员发自内心的感激,代表了江汉方舱医院36号病房所有病人的心声。

    9b17ca2609094e428c6619ed5fe57532.jpg

    病人为陈川创作的藏头诗(“陈川好样”)

    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位来自贵州罗甸的护士其实是一个“川妹子”,全身上下透着风风火火的“辣味”。陈川生长于四川岳池,2009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到了贵州罗甸县中医院参加工作,2020年被派到湖北武汉参加援鄂行动。从学习到参加工作,从参加工作到执行战疫任务,辗转四个省市的她已经锤炼出一颗火红的“中国心”。

    发生在2月4日凌晨的“心灵抉择”

    时针回拨到2020年的春节,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迅速蔓延荆楚大地。

     面对疫情的严酷与形势的严峻,在生命面前,中华儿女没有退缩,纷纷响应国家号召,一句句“我能上、我请战、让我去”,一个个坚定的背影在逆行,火速驰援疫情肆虐的武汉,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2020年2月4日凌晨,那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时刻。

    098bc7b80c434bc58fc9f97636a3b623.jpg

    一条凌晨的招募信息,陈川第一时间作出响应

    罗甸县中医院通过QQ群发布了一条招募一名作风优良、工作过硬的护理人员赴武汉参加战疫的信息。

    “疫情就是命令,我报名!”有着11年丰富经验的陈川第一时间作出响应:表示愿意到武汉参加抗疫。

    “根本没想到家里还有老人,还有两个孩子,最小的才出生几个月。”第二天上午,她立即向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我是党员我先上,希望组织考虑我的请求。

    院党委指出了她的家庭实际困难后,陈川仍然坚持说:家里我多多沟通,做好家人的思想动员工作。

    8d3d6ed24b144dc89d12987baa260f36.jpg

    众人为陈川饯行

    “我一定会平安归来的。”不出陈川所料,当她告诉远在广州开展招商的丈夫李启伟时,丈夫心里充斥着担心和不舍,但还是尊重、理解并无条件支持妻子的决定,并向县里申请返回罗甸工作兼顾家庭。

    “中午从县城出发 ,晚上就到了武汉。”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陈川舍小家为大家,当天上午11时,陈川在同事、家人的鼓励下,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列车,成为了罗甸县第一个驰援武汉的“逆行者”。

    写在江汉方舱医院36号病房里的“战疫日记”

    “在那段不平凡的日子里,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是生与死的考验。”回顾在江汉方舱医院里的,陈川仍然历历在目。

    翻开陈川在武汉的日记,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深深地打动着我们:

    “我们102人的医疗护理队员中,有激动、有感动,就是没有退缩!大家都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我们必将打赢这场抗疫大战。”

    87c6301a9292425a907bc02ebef5b913.png

    隔离病房的党旗下,陈川庄严宣誓:“不打赢这场抗疫大战,誓不回!”

    “进入方舱前,我剪短了头发,一方面是为了更安全便捷地穿脱防护服,另一方面也想通过这样的仪式达到‘削发立志’的效果。用手机拍下了削发的瞬间,好用涂鸦笔在一排剪下来的发辫里把自己的圈出来保存好,还是感觉有一些特殊的意义。”

    “凌晨1点,真正的战斗打响了……这一整夜护目镜一直是雾气蒙蒙,雾气形成的冷凝水滴落下来,才能看见一点。口罩里面的水珠滴落在嘴唇,正好润润干干的嘴唇。……完成交接班,等脱完防护服,我才发现,双手和脸上全是勒痕。”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照顾好我的病人,让他们跟我们一起战胜病魔,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

    陈川所在的江汉方舱医院,是收治轻症患者及65岁以下的新冠肺炎患者,治疗措施主要是口服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同时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与日常生活护理。“我们西区共收治449人,大部分的病友都‘胜利出舱’,而我所管的36号病房原有30位病人,经过我们所有‘白衣战士’的全力救治,都全部康复出舱了!”陈川自豪地说。

    a3711c3ecae047588923a6b7b425d963.jpg

    患者们手写的感谢信

    “是她们在用生命护我们周全,把我们从阎王爷的手中抢回来的。”医疗队的付出得到了西区病友们的肯定,收到了来自患者们的157封感谢信和18面锦旗。

    在平凡的岗位上回归“救死扶伤”的本职

    “如果再次让你选择,你去还是不去?”每当身边的同事朋友问到这个问题,陈川必然坚定不移地回答:去。

    从武汉回到罗甸已将近一年,能平安归来,陈川感慨地说,这一切离不开领导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同事朋友和家人的加油鼓劲,离不开团队的团结协作。而她也更多地感受到的是每一位中国人拳拳的爱国之心。

    70d736ae6cc24358a6dd649b6cac6c80.jpg

    在方舱医院工作中的陈川

    陈川告诉记者,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大家都会义无反顾的前往,即便不能从事医疗工作,也会选择当志愿者尽一份心、出一份力,竭尽全力的去做。“我们都是中国人,祖国母亲有难,我们身为炎黄子孙责无旁贷。更何况身为身为医务人员的我呢?我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着救死扶伤的责任,我是医者,更是党员!我更加深信我们在前方打仗,全国人民都在后方竭尽所能的支援前方,我没有后顾之忧。为人们筑起抗击病魔的防线,是我的职责和使命。能参与这场抗疫大战,并且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能不负职责,不辱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我会坚守岗位,站好每一班岗,履职到位,为罗甸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陈川说道。目前,她仍身处抗疫一线,肩负医院急诊科和发热门诊的工作,身处医院最前沿,继续发扬抗疫精神。

    5e3b459b15044751afe1bc80ddf1e084.jpg

    陈川在罗甸县2021年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表彰大会上作先进典型代表发言

    人的一生,理想和现实最大的促进因素往往在现实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从而更好地实现理想。

    “以天使之心悬壶济世,以善良之本立身于世。”这是陈川初始从医的人生信条。这位守护生命的天使,不负韶华,坚守初心,践行使命,以平凡的血肉之躯,书写着无悔的白衣梦。


    来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泽堂

    编审|肖家云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