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关键。
在罗甸,蔬菜产业发展一直是促进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多年来,罗甸县在逢亭镇祥脚坝区建立了蔬菜“四新技术”试验示范点,专供蔬菜“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四新技术”试验试种、示范,旨在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品种选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全县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新品种引进试种
“新品种”引进。2021年冬春蔬菜种植季节,罗甸县从省农科院辣椒所、贵州瑞檬、江苏苏润、长沙春润、绵阳绵蔬、安徽萧研、广州亚蔬、广州绿亨等公司共引进103个蔬菜新品种开展田间试种试验。其中辣椒91个、茄子1个、南瓜4个、白菜7个。2015年-2021年罗甸县在蔬菜“四新技术”试验示范点共引进各类蔬菜新品种试种403个,筛选出适合该县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59个,种植推广应用43个品种。
逢亭镇祥脚蔬菜“四新技术”试验示范点
“新技术”试验。今年罗甸县在新技术上开展了4种蔬菜套种种植试验,分别是辣椒套种甘蓝、苦瓜套种无藤瓜、南瓜套种无藤瓜、南瓜套种黄瓜。其中,辣椒套种甘蓝目标产量及产值:一季两熟亩产量共4200公斤,亩产值共10600元,增收4000元;南瓜套种无藤瓜种植试验目标产量及产值:一季两熟亩产量共5000公斤,亩产值共11500元,增收4000元。2015-2021年罗甸县共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11项,总结和推广应用7项(穴盘护根育苗技术、茄子精简化栽培种植新技术、辣椒+白菜、玉米+白菜、茄子+白菜、苦瓜+甘蓝、苦瓜+莴笋),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蔬菜增产、效益高效。
新材料应用、新技术试验
“新材料”应用。全县蔬菜种植使用的架材多为传统的竹架,一般使用1-2年后架材变腐烂或损坏,每年须添置新架材,投入成本较高,加之每年蔬菜架材需求量较大,自然界架材越来越紧缺,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为适应产业规模化发展,近年来罗甸县引进蔬菜吊蔓网应用、采用铁丝制作小拱架材、钢架材搭建棚架,改变传统单一竹架架材的应用,节约蔬菜种植架材投入成本,使用周期长。目前主要在祥脚坝区、罗化坝区蔬菜种植基地推广应用。
集约化育苗
“新模式”探索。根据不同海拔蔬菜种植区的气候类型,通过“间套种植”实现“早春蔬菜间套叶菜--水稻”一年两熟三收的种植模式、“冬春早果菜间套叶菜--水稻--秋冬蔬菜”一年三熟四收的种植模式,比传统的一年二熟或三熟栽培模式多收一季,复种指数提高到355%。总结了“冬春辣椒套种春白菜--水稻--四季豆”、“早春苦瓜套种甘蓝--水稻--辣椒”、“早春菜玉米套种春白菜--水稻--白菜”等蔬菜种植模式。
罗甸得天独厚“天然温室”气候优势,40多年的蔬菜种植经验,加之农技人员积极开展蔬菜“四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加快蔬菜“321”高效栽培模式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推蔬菜产业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做优做强蔬菜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春志
编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