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罗甸新跨越】系列报道之十一 搬出大山天地宽——罗甸让3.98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
2021-10-25 20:19:01
  • 罗甸地处贵州南部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西江上游红水河畔。在30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一个拥有36万人民,以布依族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是贵州省16个极度贫困县之一。有近四万贫困人口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是全州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县份之一。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有165个自然寨和村民小组需要整寨迁出,如何啃下易地扶贫搬迁这块硬骨头,是罗甸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攻克的短板。2e52a35bd7a84c22b5bdf5de7e0f514e.jpg

    3185a26bed3d4e72982052cc27d2004c.jpg

    搬出大山,开启新生活(刘文俊 摄)


    尽锐出战 精准识别

    居住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资源无法有效利用,广种薄收、靠天吃饭。这曾是边阳镇深井村麻茂组56户村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发自内心对脱贫渴望的祈求。决战贫困时不我待,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村寨贫困户的发展问题。各乡镇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握精准要义,下足绣花功夫,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帮扶责任人鏖战一线,向村民们宣传宣讲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眼下和长远利弊,打消村民顾虑。 

    7eed492ccc3244119c68784ac29158c1.jpg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玉都家园(莫昌玉 摄)

    a850b591047e4506880626e4c9f486a6.jpg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翠滩家园(黎庆贤 摄)


    精准规划 科学布局

    坚持搬迁和发展两手抓,确保搬迁群众生活有保障,发展有前景,罗甸县因地制宜,以“五个三”为基础,采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融合,与工业园区建设相融合,与公共服务配套相融合,与和谐社区建设相融合,与商业业态相融合的“五个融合”方式,将十三五搬迁对象向旅游环线产业发展带,新型园区、县城集镇、中心村等选址布局安全有保障、就业有门路、增收可持续的地方聚集。8e8ef22bbfce4a2f91bc8e4979935780.jpg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兴阳家园(张良静 摄)

    做到以规划指引搬迁,以搬迁引领脱贫,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理念,在龙坪、边阳、罗悃、沫阳、茂井等地,建成13个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让广大搬迁群众就近能在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区工厂就业,实现持久增收,稳固脱贫。

    后续扶持  安居乐业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五年来,罗甸因地制宜,因人因户施策,通过建立三大服务机构和搭建三大交流平台,统筹就业,就学,就医三大民生保障和低保医保,养老保险三类保障,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就医难的问题和公共服务零距离。

    9d4c0e7154f84304a6bde4a954dc4a43.jpg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康梦家园


    来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排版|莫昌玉

    编辑|罗绍智  李璨

    编审|班方智 

    监制|邹昌平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罗甸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