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市区道路交通管理,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推进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决定自7月1日起至12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打响四个战役、决胜创文攻坚”行动。
下面,小编对此次行动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四个战役
重点整治区域
商场、学校、医院、集贸市场等交通乱点。创文37条主干道路、23个重点路口。
重点整治违法行为
重点整治车辆
重点宣教对象
重点规范行为
“史上最严”交通管理态势
重点区域集中整治
各大队成立执法小分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对辖区内商场、学校、医院、集贸市场等交通混乱的重点区域,以及创文37条主干道路、23个重点路口开展集中整治。
重点违法严管重罚
对整治重点中列举的影响市区交通秩序的8类不文明交通行为,按照“四个一律”标准,严管重罚,即:一律主动制止(吹哨、手势、劝导等方式);一律查处纠正(制止无效或情节严重的,引导到一边单独查纠);一律处罚到位(处罚措施:对机动车依照法律上限处罚,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采取强制学习、责令执勤、小票罚款等方式);一律曝光(定期通过媒体、网络、双微平台等集中曝光)。
重点群体严格查纠
对交通参与频率高,违法行为多发的群体,如外卖小哥、快递人员、环卫工人等,除路面管控外,采取约谈企业、上门宣传、签订责任书等方式,联合管理部门,重点加强管理和教育。
电动车辆从严管控
针对电动车骑行人员多,出行频率高,交通违法量大的特点,把电动车交通违法作为治理重点,发现一辆,查处一辆。
现场处罚乱停乱放
“摩的”营运集中整治
按照属地管理,对辖区内“摩的”营运,依照“三个一批”标准,开展集中整治。即:“教育劝止一批,集中查扣一批,强制报废一批”。
环保管控车辆严禁入市
严格按照大气污染攻坚和环保调度的要求,对环保管控车辆加大治理管控力度,违规入市的环保管控车辆发现一辆,查处一辆。
行人和非机动车强制学习
依托市区6个违法学习点,对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当事人强制学习。
开展“五个专项整治”
“四管”、“六制止
完善提升交通设施
更新、施划交通标线
在太行山路、黄河路、交通路等市区37条主要道路迎检路段施划交通标线。在市区23个主要路口施划非机动车专用车道,消除机非混行的交通乱象。清除泰山路、五一路、大学路、黄山路、广场北路、汉江路等12条道路影响非机动车通行的路内停车泊位。在市区3车道以上道路的合适位置,施划设置行人二次过街驻足区。
新增、更换交通标志牌
更换大型指路标牌153块,连通市区中山路-龙江路-白云山路-樟江路、金山路-淞江路-太行山路-湘江路、解放路-黄河路-嵩山路-人民路等建成区和中心城区环形道路上的指路标牌。更换市区老旧小型标志牌约1500套,解决因标牌过大影响车辆通行的问题。
增设、更换交通护栏
更换市区湘江路、太行山路、人民路老旧交通护栏,提升城市交通整体形象。增设人民路、交通路等商业街区周边道路上人非隔离护栏,规范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秩序。对市区部分具备机动车掉头条件路口的交通护栏向后撤移10米-20米,使掉头机动车辆能够不用等待交通信号灯提前掉头,减轻路口车辆通行压力。在市区交叉路口,合理更换端头护栏为渐变式护栏,减少路口车辆、行人和驾驶员可能存在的视觉盲区,避免路口交通事故的发生。
优化、改造交通信号灯
结合漯河市交通智能化二期项目红绿灯改造工作,对市区27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加快黄河路交通信号灯“绿波带”建设,进行多路口信号联动,提升通行效率、降低拥堵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