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六枝特区退出贫困县序列。然而,面对我区贫困人口仍然超万人的实际,六枝特区通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等系列组合拳,确保现有贫困人口实现年内脱贫目标。
退出贫困县序列后,岩脚镇西北村第一书记江霖仍然没有回家,根本没有“松口气”的机会。像江霖一样身处脱贫攻坚一线的全区驻村干部来说,“减贫摘帽”只是取得阶段性胜利,并不意味着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束,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
江霖说:“我们帮扶的责任是不减的,帮扶的队伍也是不散的,监督的力度继续,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驻村工作队,也是一如既往地住在村里面帮助群众继续扩展脱贫攻坚的成果,继续预防群众的返贫。”
5月22日早上,江霖到那洒村查看青糖李项目苗圃培育和技术管理情况,下午,他又到群峰村顺江种养殖农民合作社,对这里的水渠养鱼项目提出发展建议。
江霖告诉记者:“我们还会加大力度,推出一些产业发展,更好地通过产业来助推脱贫攻坚,通过发展致富带头人,鼓励致富带头人,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更好地鼓励他们在产业发展上更多得做出一些努力,取得一些成效,最后更多地带动群众奔小康致富。”
除了通过发展前景好、群众受益多的产业带动贫困户致富,六枝特区还将政策帮扶与措施监管结合起来,确保每一份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
在贵州上善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特区检查组正对财扶资金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了解食用菌产业基地是通过哪些措施让群众得到受益。
据了解,食用菌产业项目总投资11000万元(其中:大连援建资金400万元),建设规模2200亩(大用生产加工基地占地700亩,月亮河乡、银壶街道等乡镇食用菌种植基地1500亩),覆盖全区七个乡镇。
目前,六枝特区正按照“机构不撤”“人员不减”“政策不变”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完善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凝聚合力,做到结对帮扶“不断线”、社会帮扶“不松懈”,持续落实企业结对帮扶责任,积极推进“百企帮百村”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六枝特区党委副书记、政府区长方裕谦说:“我们将始终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始终抓好就业培训;始终抓好社会兜底;始终抓好乡村环境整治。全面排查农户“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实行常态动态监管,不断提高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工作的精准性。持续加强督查督导,压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使脱贫攻坚工作得到常态化、不间断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