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脚山下“花”盛开
中共六枝特区郎岱镇花脚村支部委员会
书记 余 勇

大家下午好!我是郎岱镇花脚村党支部书记余勇,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报告工作,我深感荣幸、备受鼓舞,倍加珍惜这份荣誉。我于2016年11月到花脚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当时全村11个村民组有贫困户65户272人。三年半以来,花脚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党员干部一起,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奋力攻克贫困堡垒,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基层党组织的使命和担当。
强化党建促引领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花脚村党支部切实发挥“战斗堡垒”和“领头雁”作用,村“两委”班子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与党员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谈,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全面落实党员结对贫困户、干部联系贫困户、产业带头人服务贫困户三项帮带措施,同时按照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规章制度,设立固定村务公开栏,及时公开群众关注的账务问题,并通过让群众了解和监督村里事务,村“两委”班子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增强了公信力。如今,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级各项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和民主化道路,促进了全村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
找准发展新路径
花脚村在发展经济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气候宜人,地势平坦广阔,耕地面积有2733亩,土质较好;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水黄高速穿境而过;郎岱农业产业园区核心区的猕猴桃基地也在我们村。但是一直以来大部分村民还是老思想,习惯于种植传统的玉米、水稻。于是,党支部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相关惠农政策,一方面,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参与分红,依托产业园区,农户以承包土地入股到产业园区,待产生效益后,基地每年拿出15%的利润与流转土地村民按比例分红,500余户农户实现农民到股民的华丽转身。另一方面,组织农民就近就地务工,采取园区公司与农户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参与园区的农业管理经营,根据劳动力实际按每天50至100元不等支付工资,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时,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自主创业等多渠道的创业就业平台,解决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产业铺就致富路
发展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为调整种植业结构,花脚村党支部带领思想活跃的年轻村民分批到安顺塘约、盘州娘娘山等地学习取经,确定了以园区辐射带动、合作社牵头引领、特色种养殖覆盖、温泉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条。有了产业苗头,昔日沉寂的村庄沸腾了。村里及时组建了合作社,又依托合作社组建了8个党员工区,把党支部、产业、贫困户紧密连在一起,采取“支部+产业+贫困户”党建扶贫模式,强户带弱户,散户合成团。同时,合作组织利用土地集约化经营优势,放开手脚壮大产业,综合经营收入节节攀升,为花脚村稳定集体收入、巩固脱贫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花脚村充分利用郎岱产业园种植核心区的优势,村支两委通过发动群众,将近3000多亩土地流转给公司种植猕猴桃2200亩、西瓜300亩、葡萄30亩、草莓30亩,土地流转金每年每亩600元,按每年每亩20元逐年递增。仅土地租金,每年就给全村带来216万元的收益,人均年增收达700元,加上各类分红,每年增收就将近1500元。同时,采取优先照顾贫困户的原则,花脚村近50名贫困群众在园区务工,每人每天80元,平均月收入2000元,成功实现就地就业、就地致富、就地脱贫。
下一步,花脚村将依托温泉、猕猴桃基地的独特优势,继续打造花脚特色布依民宿,发展休闲度假村寨,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编辑: 侯冬琴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