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缘】从《六枝特区报》到《六枝报》,直至今天的《今日六枝》,我都是该报的热心关注者,热心读者,热心投稿者。每期报纸出刊,我都要找上几份,以先睹为快而成为乐趣,偶尔外出拉下一两期没有及时看到,心里总感到“欠下了什么。”
可能是受家风的熏陶和耳濡目染,我的小孩及孙子们,也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曾记得一首小诗:小孩爱看报,妈妈心里笑,学字得真知,逢难自有招。我对此诗很感兴趣,因为我上班时和退休后,看书读报是我的一大嗜好。
记得在2003年下半年,《六枝特区报》停刊,大家纷纷留言在最后一期报上,表达和倾吐办报的艰辛与欣慰,骄傲与收获,并座谈照像,留下了真情实感的美好纪念。在他们依依不舍的脸庞上,表露出对党的新闻事业忠贞不渝的留恋之情,我现在仍然记忆犹新的是,周安贵的留言是这样表述心境的:“无论云彩怎么飘游,不管飘到哪里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大家留下的字句里,充分体现他们难舍难分的情谊和对报纸的无比热爱和崇尚!
我年事偏高,不会打麻将,不会下棋玩牌,更不会跳舞,最大的特点是整点小豆腐块投稿,刊登后以换取一时之乐。退休二十多年,我一直对文字执迷不悟,日子才过得如白驹过隙般飞快乐活。尤其是《今日六枝》出报之际,我从基建局小区步行前往报社讨报纸看,院内大多数老人不会玩手机,但喜欢看报,特别是本地的报纸和新闻,他们跟我一样热爱六枝,关心六枝的进步和发展。每当看到我要去拿报纸时,都会叫我多整几份瞧瞧。报社的同志对我总是彬彬有礼:“请坐”“喝茶”,很是热忱,我心里可亮堂啦!他们立即为我找出刚出刊的《今日六枝》,每当我手捧散发着油墨喷香的新报时,心里总是充满欣慰。
有一次,在院子里和逛桃花湖的老同志打电话,问我为啥还不拿报纸回来,说已经等了快两个小时了,有的甚至在电话里开起了玩笑:“老刘呀,莫非你跑到茶馆去喝茶去了,两小时不见回来!”特别是我们院子里84岁的退休老职工徐怀云,每天风雨无阻步行到特区图书馆看报,有时他还给我捎一份《今日六枝》回来,他的活到老,学到老的感人精神还上了市三线平台新闻。
受我看书看报和练书法的影响,我的子孙们由酷爱玩手机也逐步转向为看书读报和练习书法上来。有时中午晚上取报回家,我这个当爷爷和外公的,连报纸尚未铺开,竟被小家伙们夺去了,看得是那么津津有味,那种看报的神态,让我心里充满快乐。
《今日六枝》始终不渝地秉承了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起到了举旗呐喊助威助阵的号角作用。
衷心祝愿《今日六枝》更加接地气,树正气,有志气,添骨气,成为画廊六枝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刘光文
编辑:王证朝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