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六枝特区大用镇黑晒村耳红组村民刘代明,今年51岁。我自幼家境贫寒,甚至连一间房子都没有,我和儿子一直借住在弟弟家,靠种地过日子。2014年,我被确认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被贴上贫穷标签后,我感到很惭愧,特别是我的帮扶责任人大用镇一小的江霞老师到我家走访过后,我更加深感无地自容。于是,改变贫穷面貌成了我梦寐以求的事。
我曾有过外出打工的想法,可儿子还小,丢下他一个人在家我实在放心不下。渐渐地,寨上几户人家靠养殖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做法让我萌发了在养殖方面谋求发展的念头,可我连起码的住房都没有,拿什么养、养什么呢?于是,我决定先修建好房屋再说,必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2015年,我在村前的公路边选了一沓地基着手修建房屋……划线、栽桩的时候,我的帮扶人江霞老师见状,建议我缩小建筑面积,一来可以节省资金,也少投劳力、少花时间。
从此,每天天一亮,我就理起钢钎、手锤、錾子等一应工具打起了建房的长久战……而这一干就是四年。
2018年初,经过四年的苦战,我的房屋框架基本建成……幸运的是,就在我为打屋面所需物资发愁时,我的帮扶人江霞老师将这一情况向村委作了反映,黑晒村委领导了解情况后在中铁十五局为我争取了15吨水泥和1.2吨钢筋,寨上从事支木的师傅沈宽祥也主动提出给我支打屋面……就这样,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我的房屋基本建成。
这一年,好事接踵而来。我的房屋刚建好,就赶上国家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政府给予我15000元的补助。我将这笔款用于装饰房屋、建设池塘,还在池塘中央修建了一座小亭子、在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这一年,我实现了“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我脱贫了。
2020年7月,江霞老师到我家走访时,了解到我想发展却缺乏资金时,从信用社给我贷款50000元。我用这笔款购买了两头母牛和20多只鸡,在房屋侧边的池塘里放养了1000多条鱼苗,购买了一辆三轮车……
现在,我每天利用三轮车给别人拉货,有时还同寨上的人一起在外干点建筑方面的活,平均一天有六、七十块钱的收入,孩子上学吃住都在学校,甚至还有困难生活补助,我们一家真的是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了。
接下来,我要把房前屋后的小康菜园盘好,等母牛下仔、鱼苗长大后,将养殖业做大做强……说实在的,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今天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