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安仕平,今年44岁,中共党员,是六枝特区中寨乡扶贫工作站的一名工作人员。
2016年8月,我由乡计生办调整到乡扶贫工作站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当时就深感责任重大和艰巨,心想既然是组织的安排和领导的信任,我就要认真把工作做实做好。到乡扶贫站报到后,马不停蹄地就投身到紧张忙碌的脱贫攻坚工作中。
要做好脱贫攻坚这项神圣的工作,首先就得吃透上级文件精神,把握好相关政策,结合全中寨乡的实际情况,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对症下药。进入角色后,不管是阳光初露的清晨,还是毛风细雨的傍晚,我都会骑着心爱的摩托车走村串户进行调研,经过几个月不分昼夜的摸排和整理,终于掌握了全乡17个村的基本情况,摸清楚了8个贫困村分布在哪些位置、有多少贫困户、贫困人口有多少、全乡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岛导致贫困……拿到第一手资料后,我就和领导一起研究讨论,想对策、拟方案、找项目、寻资金,帮助全乡贫困户减贫摘帽,脱贫致富。
四年多来,为了让每项扶贫政策都得到有效的落实落地,我经常组队到各村进行督导,对两项专项治理、年度动态信息调整、脱贫质量等各项工作进行督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另外,我还利用周末空闲的时间,主动到各村开展帮扶责任人相关业务培训......那被汗水浸湿了的笔记本,写满了我对脱贫工作的忠诚和对贫困农户早日脱贫致富的期盼。
因为常常处于“5+2”和“白+黑”的工作状态,很多时候无暇顾及家庭和女儿的身体状况。在脱贫攻坚“大战100天”、“再战50天”期间,我女儿检査出了骨癌并且是晚期,在这段煎心熬肺的日子里,我怀着对家庭的内疚和对女儿的亏欠,每天奔走在乡里、村里、医院,从未放下手中复杂而艰巨的扶贫工作。白天下村督导各村各项工作进展以及相关材料起草与培训,晚上把临时办公桌摆放在女儿病床边守护,并随时在微信群里接应、交办和督导各村脱贫攻坚工作。
2019年3月,忍受不了癌痛折磨的女儿,希望我请假多陪陪她。可我难以脱身,直到接受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验收结束后,才回到家中满足女儿的心愿。不到一周,可爱的女儿在病痛中离世,幼小的生命定格在11岁。女儿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那一刻:“爸爸……我好痛……我支持不住了,爸爸……请您多陪陪我……爸爸……”那呼唤,那声音,我永生难忘……
女儿的离世,我感到非常的伤心和内疚,但作为共产党员的我——这面旗帜,在家中不能倒,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不能少。
安排好女儿的后事后,我耐心的劝导妻子,鼓励她重新振作起来,经营好我们将来的日子。而我,也重新打理好心情,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去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脱贫攻坚的光荣使命。
讲述人:安仕平 整理:蒋鹏
编辑: 罗开国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