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新华镇王家冲村村民杨远宾凭借在外打工20年制作火腿的过硬技术,在家乡办起了火腿厂,他誓言要让六枝火腿走出贵州走向全国。
1994年,六枝特区新华镇王家冲村孙家丫口村民组的杨远宾,怀揣梦想前往浙江金华火腿厂打工,因为肯干肯学、吃苦耐劳,到2010年已经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人员,拿到15万年薪。
回乡那年,盘县一家火腿厂请他去做年薪20万的副总经理,他干了一个月,就回到家里。回家以后,他开始筹备在家乡生产火腿,走高端绿色有机食品的路线,并注册了“贵州黔德福食品有限公司”。
杨远宾介绍,自己做了19年的火腿加工技术,回家后他把在浙江金华学到的技术也带了回来,经过多次实验成功以后,2019年得到了政府大力的扶持,投资了将近520万元做自己的品牌。
一支新鲜猪腿进厂后,从选料、修整、腌制、洗晒、整形、发酵、堆叠再到成品,需要2至5年时间,窖藏时间越久,火腿外层涂抹的香料浸润越深,火腿的后味越好,就越值钱。
贵州黔德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远宾说,王家冲村海拔1720米,相当适合火腿的加工,经过漫长8个月发酵,产出的火腿盐份不高、淡软入口即化。
为满足火腿厂的生产需求,2019年,杨远宾建成自己的养猪基地,占地2400平方米,可容纳上千头生猪。喂猪饲料是玉米、麦麸、酒糟等传统饲料,杨远宾介绍说,每头生猪的饲养周期都在一年左右,这种传统养殖法虽然慢,但猪肉紧实糯厚,做出的火腿更好吃。
下一步,杨远宾将发动周边群众养猪,出栏后他负责回购。这样不仅保证了火腿厂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一条固定的增收路。“计划明年把猪苗分给贫困户饲养,然后保底从贫困户手里年回收过来,为后期统一饲养、统一管理以及后期原材料提供有力的保障。”杨远宾说。
据了解,2019年,杨远宾总共生产1700多支火腿,但却只卖了300多支。为让火腿走得更好,他搭上了电商快车。现在一个月的销量大概在5万块钱左右,接下来他还准备上架香肠腊肉。销路有了保障,对于未来的发展,杨远宾很有信心:“相信我们的产业会越走越好,总有一天会走出贵州走向全国。”
融媒体中心记者:敖成权
编辑:宋宜霖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