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红色电影《云雾山中》上映。
这是一部优秀的惊险剿匪故事片,讲述建国初期我人民解放军的一支小部队在大西南执行侦察和剿匪任务,消灭了以吴八为首的国民党残余匪徒,彻底解放了云雾山人民的故事。
片中讲述的故事原型,出自贵州六枝一次极为精彩的剿匪战斗。
绝壁之上的窗子洞。(资料图片)
据《六枝特区志》载,战斗发生地窗子洞是六枝特区新场、牛场两乡交界的懒龙河畔一座山上的天然巨洞,洞口位于悬崖绝壁腰间,崖高40多米,长300余米,就好像是在一幢高大的楼房上的三个窗户。
通往窗子洞的道路,唯有一条“镶嵌”在绝壁上面,人工开凿的蜿蜒小径,可谓易守难攻。
不仅如此,窗子洞还是一个历经百余年精心构筑,内部具备挡墙工事、粮仓及住房的军事要塞,加之洞中有一股永不枯竭的泉水,这个洞就成为了固若金汤的天然壁垒。
郎岱县(今六枝)和平解放后,1950年4月,原国民党郎岱县国大代表、“黔西北反共游击总指挥部”参谋长安克庚带匪众130余人盘踞窗子洞,妄图凭借天险与人民政府顽抗到底。
窗子洞洞口。(资料图片)
根据六盘水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史料记载,1950年4月27日傍晚,解放军向以安克庚为首的土匪发起围剿。为吸引土匪火力,解放军趁夜在河对岸燃起篝火;主力则潜伏山下,连夜挖了一条约500米长的交通壕,对洞下长廊实行包围封锁,为攻洞做好准备。
5月1日,解放军炮击洞口,摧毁了土匪部分外围工事,并将其粮仓烧毁。此外,解放军还将炸药、石灰、辣椒粉等物从壁顶吊至洞口引爆,但收效不大,遂决定采用强攻。
5月2日,解放军发动总攻,一些战士在火力掩护下,打算用长梯攻进窗子洞。不料匪徒从洞内推出大量石块,砸断了梯子,不少战士负伤,第一次进攻受挫。
之后,战士张科勇怀抱机枪、腰系绳索,从崖顶悬空而下,至洞口上方向石墙后的土匪猛烈扫射;另外一队战士借机迅速从侧面接近洞口,向洞内投入一批手榴弹;趁着烟雾四起,副班长高连凡首先冲入洞内,土匪随即崩溃。安克庚见势不妙便赶紧逃命,躲在一处丛林中,被山下战士发现抓获。
通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战斗,安克庚自认牢不可破的天险窗子洞被解放军攻破。这一仗,解放军彻底消灭了安克庚匪帮,打破了天险窗子洞自古以来攻不破的神话。
《云雾山中》剧照。(资料图片)
1954年,五兵团文工团团长、部队作家汪德荣与战友史超将贵州剿匪中的英雄事迹加工提炼,共同创作了电影剧本《云雾山中》,不少素材就取自窗子洞剿匪战斗。
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这一剧本拍成了同名电影《云雾山中》。
这部影片再现了张科勇从洞顶攻入山洞的精彩场景,为获得更加真实的效果,还特地到窗子洞进行实景拍摄。
影片上映后,深受观众喜爱,至今仍为影迷所称道,将其奉为红色动作片的经典之作。
而窗子洞的剿匪故事,也成为了一个红色传奇,依然在当地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