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近年来,六枝特区坚持走好多元并重的农业发展道路,聚焦重点提质增量、延链赋能增效、项目聚心增力、要素强基增劲,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
走进大用农业园区平菇种植大棚,一股菌香扑面而来,工人正在采收平菇。而在另一边的木耳种植大棚里,菌棒经过打孔后,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大棚菌架上。
今年,六枝特区隆盛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主推品种是黑木耳和平菇,5月开始投产,目前10万只菌棒陆续进入采摘期。出菇稳定后,预计每天产量可达一万五千斤,可实现全年生产。
六枝特区隆盛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高守芳说:“下一步,我们主要以食用菌的研发和生产菌棒为主,带动企业和农户种植食用菌。”
六枝特区将提质增量作为重点,农业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加快农业闲置资产盘活使用,扎实抓好粮油单产提升工程,持续抓好大豆玉米、稻油轮作、水稻绿色技术等示范点建设,积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油菜籽平均单产分别比上年提升2%以上、3%以上。
经过多年来的推广,六枝特区农业机械化得到不断发展。六枝特区月亮河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一直在探索山地条件下农业机械化的运用。目前,红米种植从播种、插秧、收割到加工,都实现了机械化。
“合作社的山地农业机械化已达到90%,拖拉机耕种、插秧机、收割机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六枝特区月亮河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韦仕龙说。
六枝特区聚焦要素强基,扎实开展土地“宜机化”改造,2万亩稻油耕地轮作、2万亩绿色配套技术和5000 亩水稻全程机械化有序推进。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29.29万元,补贴生产主体购机 166 台、补贴资金 14 万元,确保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1%以上。
在木岗镇2022年化肥减量增效新肥料、新技术、新机械“三新”技术示范区,螺旋桨声回荡在成片的稻田上方,无人机正在3000亩的稻田上播撒叶面肥。为了确保“三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六枝特区在与农业科技企业合作的同时,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六枝特区聚焦新国发 2 号文件政策机遇,统筹策划包装好基金项目、高标准农田、粮油生产等涉农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落地。今年以来,谋划项目 35 个、总投资56.32 亿元;谋划农业现代化发展基金项目 85 个,申报基金 28.64亿元。
在六枝特区岩脚镇,贵州轩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外一阵忙碌,金灿灿的刺梨鲜果经过筛选,被送进加工原汁的自动化生产线。
贵州轩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十分重视品牌打造和产品研发,经过数年的发展,从最早加工刺梨原汁,到现在拥有多种产品,还打造了自己的“康喜善”品牌。
贵州轩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毕建峰说:“今年上半年我们还研制了刺梨冻干片、刺梨醋,还有益生元刺梨饮品。我们已经将产品送进相应的机构进行检测了,等报告出来,下半年就可以批量生产并正式上市销售。”
六枝融媒综合报道
编辑:王薇
值班主任:孙燕潞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