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记者蹲点调研采访丨牛场乡黔中村:扩大银杏种植规模 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2022-12-15 10:39:30 六枝融媒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指明了未来农业农村发展方向。近年来,牛场乡黔中村因地制宜发展银杏产业,带领群众增收,今年,黔中村扩大银杏基地规模,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f73bab4abdd54271add0740a5bcc93df.jpg

    隆冬时节,正是种植银杏的好时节,天气虽然寒冷,但牛场乡黔中村银杏种植基地却一派热火朝天的种植景象。基地里,数十名村民挖坑、放苗、盖土,忙着栽种银杏树苗。

    牛场乡黔中村党支部书记杨华说:“今年扩种了银杏300亩,明年通过追磷肥定根定型,预计在后年就可以见效。

    74d6616552194abb93ffa8c8722e11d9.jpg

    黔中村之前就尝到过种植银杏的“甜头”。2017年,黔中村药用银杏种植示范基地面积600亩,采取“村委+合作社+农户”方式进行种植,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的增收渠道。今年,牛场乡联系两家制药企业收购银杏叶,为银杏基地打开了销路。

    牛场乡黔中村党支部书记杨华说:“黔中村2017年种了600亩银杏,经过江苏得乐康公司检测,我们村种植的银杏的内酯和黄酮等含量都优于其他地区,所以我们今年又扩建了300亩银杏基地。

    “我家有4亩土地进行了土地流转,每年流转费有1000多元。我还可以在基地里务工赚取务工费。银杏基地扩建工作开展以来,黔中村村民郭正群通过在银杏基地里务工,已经拿到了2000多元的务工费,还收到了土地流转费。

    4ac64801cfc94848bac9a321aebc4fe9.jpg

    黔中村土壤相对平整、肥沃,适宜农业产业发展。银杏产业已成为这里的特色产业,有效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

    牛场乡黔中村党支部书记杨华说:“趁着‘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这个契机,黔中村大力发展银杏产业。不仅解决了周边村民的务工问题,村民还可以得到土地流转费和项目财政扶持资金的分红。

    融媒体中心记者何勇 令狐荣骏 李恒


    编辑:王薇 汪琪

    值班主任:孙燕潞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