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孙清彦后人:传承家风、铭记祖训、治家报国、世代昌荣
2024-01-19 16:59:30
  •  在郎岱镇迎祥广场,静静矗立着一座巍峨的雕像,群众路过时,总会放缓脚步,投以崇敬的目光,这是郎岱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清末书画艺术名家孙清彦。

    “你看,我们长得像不像?”一位年迈的先生站在雕像前,一脸自豪地问道,这是孙清彦第五代后人孙惟寅老先生。也是偶然,他与妻子来到郎岱镇坝子村姑娘寨祭扫孙清彦及夫人蒋氏墓,在郎岱镇土司府大酒店住宿,看到《郎岱拓片收藏》一书,收录的孙清彦《恭人蒋氏石鼓二》拓片,如获至宝。“我们孙家,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先祖的书法绘画艺术和所表达的意境以及他们高贵的品质,他没有给我们留下金银财宝,但他却留下了那些可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代代相传,永不相忘!”在孙惟寅老先生娓娓讲述中,透过孙清彦巍峨的雕像,跨越时光的长河,仿佛看到了孙清彦老先生和蔼可亲的面容,默默地守护着郎岱人民。

    444ccf0a3d7343e89f2a126d6a5011e4.png

    孙清彦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接任郎岱厅同知,在郎岱任同知三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会同城内居民,拘捕盗贼,维护安定,捐修木城,得到上峰嘉勉和百姓爱戴。治政能“抚绥兼顾,教养从宽”,居官清廉,每以“修已以敬,待人以诚”自规。一生所积,惟诗书、字画、古贴数百卷。逝后葬贵州郎岱西郊,有墓铭云:“文章书画、学者之宗。公其往矣,犹仰流风”。

    d580184442f148768d4ff29e7c883c03.png

    一百多年非凡奋斗历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榜样,谱写出了郎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00多年后的今天,孙家第五代后人将《贵阳孙氏家谱》《竹雅孙清彦诞辰200周年系列活动纪实册》和孙竹雅外孙段雨琴编辑的《孙竹雅先生竹谱》等书籍赠与郎岱镇。这是难得的研习丹青画竹的范本,也是一种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传承。

    434336ed1d1149bb90eb2a9a7112f09c.png

    孙清彦以自己卓越的艺术成就筑起了一座高高的丰碑,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值得久久追忆的丰厚的精神财富,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优良家风,正如《贵阳孙氏家谱》中的十六个字“传承家风、铭记祖训、治家报国、世代昌荣”。

    通讯员:罗 嫚


    编辑:唐 睿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