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六枝这里入选首批贵州省工业遗产名单
2024-04-10 15:09:26
  • 近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贵州省工业遗产名单的通告》,六枝矿区名列其中。20世纪60年代至今,走过风风雨雨的六枝矿区不仅亲历和见证了历史变迁,其代表的“三线精神”更是影响深远。

    a9c262b48ff744b587d08a700a244b8a.jpg

    “三线建设”文化墙

    “三线建设”作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祖国的西南、西北。六盘水地处贵州西部,自然环境有利于备战,蕴藏丰富的炼焦煤和动力煤,作为攀枝花钢铁基地的煤炭供应基地,六盘水煤炭、建材基地建设是全国“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5年1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六枝成立,标志着六盘水矿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开始,六枝矿区的工业遗产也主要形成于此时期。作为“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矿区和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驻地,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很多煤矿遗址、附属设施、机器设备、职工家属区等工业遗存。

    六枝矿副平硐遗址

    工业遗产是指工业文明的遗存,经长期使用、保存之后,由于观念转变,其中的一些物质方面的结构与建筑和非物质形态的工艺流程、生产技能等,因各种原因,成为被观赏、欣赏的对象,被认为是值得保存的东西。六枝矿区的工业遗存种类丰富、分布广泛,是画廊六枝多年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地宗专用线铁轨是六枝矿区最早铺设轨道,见证着六枝特区新型城镇化的步伐,几米开外就是车来车往的城南路;补林大桥相隔不远,安六铁道带来了六枝的高铁时代;曾经的物资总仓库繁忙依旧,作为如今的一大物流中心,这里成为“黔货出山”的“始发站”。

    西南物资总站

    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六枝矿区工业遗产的所有权人,其前身为六枝矿务局。为了保护工业遗产,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相关的项目规划,推出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六枝工矿投资了一千二百万改造三线文化,委托了运销公司,投资了两百余万元,对专用线进行了除草并派人进行看护、巡查。”六枝工矿运销公司副经理彭光友告诉记者,“特区政府六枝工矿正在开展工业遗产的文创项目,通过这些举措,我相信六枝矿区工业遗产能更好的活化利用。”

    六枝特区因“三线建设”而兴,六枝矿区所代表的“三线精神”早已融入这座城市。

    “三线建设”火车遗存

    六盘水市第二中学原名六枝矿务局第一中学,始建于1965年,是三线建设时期建设的学校。今天的校园里,饱经沧桑的小火车、再现建设者精神风采的雕塑、镌刻历史瞬间的照片墙,无不见证着厚重的三线历史印迹。在教学中,六盘水市第二中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挖掘三线精神教育要素,确立“国学经典育人,三线精神润校”的办学特色,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三线精神”深入人心。

    “六枝记忆”三线建设博物馆航拍图

    六枝特区在地宗洗煤厂遗址上建设“六枝记忆”三线建设博物馆,已成为六枝矿区三线遗产的集中展示区,是三线时期的“活地标”,也是六枝特区今后的旅游文化和市民休闲集散地,目前这里已成为六枝特区传承“三线精神”的重要阵地。

    2019年,六枝矿区入选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2024年,六枝矿区入选首批贵州省工业遗产名单。

    融媒体中心记者:令狐荣骏


    编辑:刘淞佳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