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让学生善于奇思妙想,富于创新思维,在创造力方面有所突破。” 为全面落实《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和《上海市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黄浦区教育大会9月4日举行。在这场为全区未来教育发展勾画路径的大会上,“好奇心”和“想象力”成为全场关键词。
记者从会后发布的一份《黄浦区推进创新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中获悉,黄浦区将以“创新教育”整体带动黄浦教育现代化的加速推进,经过3年努力,实现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对创新教育的探索实现全覆盖,形成从课程、教学到评价、环境的完整创新教育体系,让学生敢创新、有创意、能创造。
中共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表示,黄浦提出要打造创新生态环境最优的区域,创新教育就是这个生态圈里最基础的土壤,要在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上下功夫。黄浦区教育局局长姚晓红介绍,黄浦区将从课程构建、学习方式、评价改革、资源支撑、政策机制等入手,营造“创新学习场”,开展探究性、项目化学习,开展创新教育标杆学校、联盟学校、项目学校创建,实施“黄浦青少年创新英才”计划,搭建“奇思妙想”创意秀等区域创新活动实践平台等。黄浦区也将坚持区域系统推进与发挥学校“策源地”相结合,将继续鼓励支持大同中学课程改革、格致中学创客学习、向明中学创造教育、卢湾高级中学科学教育、区青少年科技中心创新实践、职业学校创业计划等,持续激发学校创新活力。
根据这份三年行动计划,黄浦区推进创新教育将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特点,各有侧重体现学段衔接,主要包括:学前教育:激发好奇心、重游戏活动在玩中初探究;小学教育:保护想象力、重习惯养成提升思维品质;初中教育:强质疑解疑、重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高中教育:增强思辨力、重项目式研究育高阶思维;职业教育:显一技之能、重工匠精神鼓励创新创业。
会上同时揭牌成立了“黄浦区创新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将设于黄浦区教育学院,承担创新教育整体规划、辐射引领、科学研究和协同推进等职能,包括面向全区组织创新教育前沿理论资讯的学习研讨、开展创新教育的课题研究、推进分层次、多样化的创新学校创建、挖掘梳理创新教育的典型个案、总结推广创新教育的经验成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