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老城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进贤路上就有不少人家申请居改非,开起了“深夜食堂”。兰心、茂隆、锦园、海金滋……已在上海叫得响当当。
几年前,随着更多高档连锁餐饮店涌入黄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传统小餐饮被打上“脏、乱、差”的标签,进贤路的小餐馆也面临发展难题。
由政府引导、行业协会主推的“上海市黄浦区标准《小餐饮店管理规范》”1.0版对标食品安全最新要求,包括经营管理、人员管理、店堂卫生、餐具消毒、厨房管理、采购贮存等六个方面。
按照标准化规范整改过的锦园餐厅
为了激励餐饮店落实标准,完善评估指标,黄浦市场监管局还拟推出奖励办法,对整改达标和示范的餐饮店给予一定现金奖励。经过多方调研评估,最终起草《黄浦区小型餐饮店标准化管理评估及奖励实施细则》,明确了奖励发放的对象、评审验收的程序、奖励的程序、年度评估和管理监督机制等内容,确保了评审和奖励工作合法、科学、高效、严谨。
2017年下半年,《小餐饮管理规范》1.0版和《评估及奖励实施细则》同步推出,进贤路成了第一批试点街道。
开了三十多年的兰心餐厅,七十多岁的唐阿姨借着这次整改的契机,将自家硬件设施来了一次全面翻新。
如今再走进兰心餐厅后厨,老旧的水泥灶台全部贴上瓷砖,曾经摇摇欲坠的木质备菜架已被整洁干净的不锈钢架替换,白石灰墙壁和屋顶也都重新修整,修葺一新。
整改前
整改后
据悉,今年9月,黄浦区又推出了《小餐饮店管理规范》2.0版,以食品安全四个最严、垃圾分类、生态环境、文明城区建设等要求为基础,分为“总则、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垃圾收集、经营管理”五个部分。
截至目前,《小餐饮店管理规范》推出两年,共改造1249家小餐饮,有1197家通过验收。
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芹说:“黄浦作为上海中心城区的核心区,既是上海城市之根,又是对外开放的名片,这里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上海发展和上海形象。实践证明,我们不但实现了严格执法,又守住了老城区的烟火味,既展现国际大都市的良好的营商环境,又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