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人丨地下党李树棠:“我只是做了那个年代里,一个人应当做的事。”
2019-06-14 10:57:41 徐志凤 孙冲
  • “当年南京路上,无论是四大公司还是中小百货商店,可以说几乎每个店都有党支部、党员,为迎接、配合上海解放做准备。” 今年91岁的李树棠老人,当年在茂昌眼镜公司加入地下党的时候,还只是一个20岁不到的毛头小伙子。李树棠反复强调,他个人的故事不足挂齿,自己只是众多地下党员中普通的一名。“我只是做了那个年代里,一个人应当做的事。”

    45563e998aad4c599751310d7419b835.jpg

    91岁的李树棠老人讲述当年从事地下党工作的故事

    1928年,李树棠出生在安徽一个农民家庭,此后随父母逃难去往江苏吴县木渎(现属苏州市吴中区)。幼年时的李树棠,家中一贫如洗,父母很早离世,只剩下他和14岁的哥哥相依为命。

    茂昌眼镜公司1923年创设于南市老北门旧仓街。当年“茂昌”与“吴良材”、“精益”被称为上海三大专业眼镜店。14岁那年,李树棠进入了茂昌眼镜公司做学徒,成长为生产车间的一名工人。

    1947年10月,中共上海百货业党委建立了小百货党支部,遵照中共中央“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的指示,开始培养中小百货商店中的积极分子,物色发展对象。在茂昌眼镜公司,程季卿任支部书记,先后发展了李树棠、黄铁珊和何智群三名党员。

    99b22bcb4caf4b74b0286a5968236db4.jpg

    茂昌眼镜公司当年的广告

    “工人与职员好像眼镜架子与片子,光有眼镜架子,没有眼镜片子,就不成为一副眼镜。”茂昌眼镜公司一位职员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茂昌眼镜公司的职工懂得了职员、工人必须互相支持,团结一致才有力量的道理。

    大家以联络茂昌同仁感情为名,1948年下半年正式成立了茂昌同仁联谊会。联谊会还编辑出版了名为《茂声》的会刊,这本三十二开的小册子,秘密地在会员中传阅。党组织借助茂昌同仁联谊会的合法身份,采取公开和秘密相结合的活动方法,不断提高群众的觉悟,增强职员和工人的团结,扩大了积极分子队伍,并开始影响到吴良材、光华等眼镜同业职工中去。

    有一次,地下党组织在一位家住胶州路的同志家中秘密聚会,上级同志带来了一本小册子,原来是毛泽东同志撰写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接下去的任务,是要将这本小册子带到南京路上茂昌眼镜公司总店里,在茂昌同仁联谊会会员、积极分子和群众们中间做宣传工作。

    29f210d6d4154009aa806c58ed0b3559.jpg

    茂昌眼镜公司如今依然是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知名品牌

    这一时期的上海,“白色恐怖”到了非常严峻的时刻,上海主要道路和十字路口上都有便衣警察、武装警察巡逻,对过路群众进行“抄靶子”,即搜身检查。万一小册子被“抄靶子”搜了出来,那便是杀头的罪名。

    “当时我年轻气盛,再加上我考虑到其他人都有家庭,我反正无父无母,也没有成家,没有牵挂,于是我主动讲,小册子放我身上!我来带回。”李树棠告诉记者。

    那天会后,李树棠将小册子藏到皮鞋鞋底,塞进袜子里面,踩在脚下走上了街,其他几位同志负责打掩护。幸好,这天一路上都没有遇上“抄靶子”,李树棠就这样顺利地把宣传小册子带回了茂昌眼镜公司总店。

    1948年下半年,为了挽救经济奔溃,当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开始实行所谓的“币制改革”和“限价政策”,并开始发行金圆券。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为了配合解放军的大举进攻。茂昌同仁联谊会发动了总、支店全体职工进行怠工,李树棠积极参与其中。这次斗争的胜利,不仅维护了职工利益,更重要的是显示了在党领导下,群众斗争的力量。

    上海解放后,李树棠参加了工人纠察队;1949年8月,他进入上海工人干部培训班学习;1952年,在司法干部训练班接受培训。此后李树棠在公安、法院系统工作多年。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阿拉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