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红色地图|《七月指示》发布地
2019-08-17 14:00:57 宋梅 区委党史研究室 孙超慧
  • 8dfbfe5139494914ad843f67b114e6d6.jpg

    《七月指示》发布地

    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日形成,中国共产党决定联合国民党政府一同抗日。

    1937年7月,周恩来、博古、林伯渠再赴庐山与国民党谈判,途经上海,在贵州路中国饭店约见中共上海办事处主任潘汉年和中共上海三人团领导刘晓,对上海地下党工作的恢复和重建作了重要指示。

    c2b68593e5b94c84bf54de260171101a.jpg

    中国饭店原貌

    周恩来主要强调了几点:日本全面侵略中国已不可避免,要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依靠群众力量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本质,把抗战变为真正的抗战;抓住全面抗战的时机,以文化界为基础开展既是合法也是群众性的抗日活动,同时要注意保存和积蓄革命力量;对于党组织的发展不能操之过急,对负责干部,要注意隐蔽条件。

    周恩来再三强调:不管形势怎么变化,统战工作要大力开展,群众工作要稳扎稳打,党也要隐蔽。史称“《七月指示》”。

    4b90b9dcfd2b41aeac2fbf2896ef14be.jpg

    中国饭店(现铁道宾馆)大堂内设立周恩来在中国饭店的简介

    周恩来传达的党中央的重要指示,为上海地下党的恢复和重建指明了方向,对重新规整党组织队伍,开展秘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0a418ff600344a8791c45d6425c642c1.jpg

    上海铁道宾馆门口(2018年2月8日)

    中国饭店位于黄浦区贵州路160号,是一幢具有浓郁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1950年起改作上海铁路局招待所。1994年大楼改造,更名为上海铁道宾馆。2005年10月31日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6年5月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主要领导人有沈钧儒、邹韬奋等。

    e454d698cb01422fb9736aef9bd2c797.jpg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成立地点:博物院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今虎丘路131号)

    这天,在上海博物院路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举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华北、华南、华中及长江流域20余省市60多个救亡团体的代表共70余人出席大会。

    3c96daa9967f4b30be5c25a82ef00fc9.jpg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人(前排左起):沈钧儒、史良、王造时、沙千里)走在抗日游行队伍前列

    大会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通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宣言》《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章程草案》等文件,选举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邹韬奋等40余人为执行委员,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史良、沙千里、王造时等14人为常务委员。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后,广泛宣传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推动抗日民主运动,揭露、反对国民党对日妥协的政策,号召和组织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时争取同情和支持爱国运动的国民党将领,迫使国民党改变策略。

    d22a2e0a5cb541f5bd016f5be0970d24.jpg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宣言

    全救会不畏国民党的高压,以鲜明立场和坚定态度,主张停止内战,团结一致,共赴国难,并对国民党“对外退让、对内用兵、对民压迫”政策进行大胆批评与勇敢挑战,在国民党统治区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指出:“在救亡文化运动中,救国会起了中心的作用。”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地旧址位于黄浦区虎丘路131号,原为青年协会大楼,砖混结构,1919年至1924年建造,现代合院式公寓,现为虎丘公寓。

    抗战奇花孩子剧团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狂轰滥炸下,许多工厂、学校、民房被炸毁,许多孩子失去了家庭,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没有了上学的条件。其中由国难教育社、职业界救国会党员和进步人士创办的沪东临青中学的部分师生避难至四川旅沪同乡会开设的“恩派亚难民收容所”。

    da3d0db8ac39436a9d54b3a12e9c1b27.jpg

    上世纪30年代的恩派亚大戏院

    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决定把孩子组织起来,开展抗日演剧活动。1937年9月3日,孩子剧团成立,接受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领导,在20多名团员中,最小的年仅8岁,最大的也只有18岁。孩子剧团成立后,活跃在各难民收容所、伤兵医院和工厂、学校、里弄,开展抗日救亡演讲、演剧、歌咏活动,影响颇大。

    f3ed7bab1494467db542dee52f840e18.png

    孩子剧团团长吴莆生(中坐者)与小团员(周令芳、翟文静、陈海根、吴培尼、张慰慰)在一起《孩子剧团史料汇编》

    曾经演出的《仁丹胡子》《捉汉奸》《放下你的鞭子》《炮火下的孩子们》《团结起来上前线》等留载史册的抗战名剧。

    上海沦陷后,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决定将孩子剧团撤往武汉。

    f57cdde2c99f43839763741c5d5398e2.jpg

    孩子剧团撤离上海,奔赴大后方前的合影

    1937年11月,孩子剧团22人离开上海,经南通、徐州、郑州,于1938年1月抵达武汉,后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收编。被茅盾先生赞为“抗战的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的孩子剧团,谱写出一曲中华少年的史诗篇章。

    原霞飞路迈高包禄路(今黄浦区淮海中路85号)的恩派亚大戏院,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战时曾一度设“恩派亚难民收容所”。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城区改造中被拆。现为大上海时代广场。

全部评论
  • 匿名用户 2019-08-18 06:14:01
  • 匿名用户 2021-03-28 10:35:23
延伸阅读
阿拉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