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9月,党中央决定采用集中办班的方式在上海秘密培训电报人员,以满足苏区和红军对无线电通讯技术人才的需求。
中央特科具体负责训练班选址法租界巨籁达路四成里12号。教职员由莫斯科受训学成回国的学员及党的第一批报务人员担任。他们中有涂作潮、方廷桢(方仲如)、毛齐华、沈侃夫(陈宝礼)、李元杰、张沈川、吴克坚、宋廉等人。
负责人是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实际负责人是李强。李强兼管机务,张沈川管报务,吴克坚负责组织和财务。学员16人,由广东、江苏、湖南等地党组织选派。
李强
为掩人耳目,培训班门口挂“上海福利电器公司工厂”招牌。底层的样窗里摆设着收音机无线电零件和老虎钳、马达等,二楼是学员宿舍兼教室,二楼后楼和亭子间是办公室和教员备课室。
学员平时身着工作服,对外称工人,教职员对外称经理或工程技术人员。学校规定平时不能与外界通讯或将训练班地址告诉他人,外出需请假,并按时归来。以二楼前楼窗帘拉开为危险信号。
由于工厂平时没有对外业务,没有进材料、出产品,和社会上也没往来,引起了侦探的注意,曾先后两次借故进屋打探。
同年12月17日上午11时许,一辆警车突然开到四成里12号,六名中外捕探持枪闯入无线电训练班,逮捕了正在教学报务的张沈川、方仲如、陈宝礼、李元杰、曾华伦5名教师和14名学员。先押到法租界巡捕房,旋又引渡到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不久又解往南京中央军人监狱。
被捕师生均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之主义”罪名,判处6至9年不等徒刑。其中4名师生先后病逝狱中。
巨籁达路四成里(巨鹿路391弄)12号
中共中央早期无线电训练班位于黄浦区巨鹿路391弄(原巨籁达路四成里)12号,三层砖木结构石库门建筑,坐北朝南。旧址现为民居住宅。
1937年,受共产国际派遣,在苏联学习电报技术的秦鸿钧来到上海设立秘密电台,与第三国际远东局(苏联)联系。秦鸿钧住到法租界金神父路148号,并把电台也设在那里。
由于从苏联返回上海时没带任何器材,也没有带图纸,秦鸿钧只能从旧货摊上搜集电讯器材,凭着自己的记忆成功组装了一台发报机。
秦鸿钧使用的收发包台(城区史)
同时,为了便于开展工作,经党内同志介绍,秦鸿钧结识了小学教师韩慧如,二人结为伴侣,共同掩护电台,并开设了一家糖果工场,秦鸿钧白天当糖果工场的“老板”,夜间在三楼发报,韩慧如则坐在窗边担任警戒。1939年末,秦鸿钧接到通知,离开上海赴哈尔滨接受新任务,电台撤销。
1940年底,秦鸿钧受党组织派遣再次来到上海,在法租界中正南二路新新里一户阁楼里设秘密电台,建立与华东局、香港局的联系,1947年下半年开始电台与党中央直接联系。电台前后使用时间长达9年。秦鸿钧负责报务,韩慧如以教师身份做掩护并担任地下交通。
上海地下党组织秘密电台工作人员秦鸿钧
阁楼的环境十分恶劣,夏天酷暑难熬,冬天透过屋顶瓦缝袭来刺骨寒风,秦鸿钧在这样的环境中收发报,为解放区输送了大量情报。1949年3月17日,秦鸿钧被敌人抓捕,电台被毁。5月,被杀害于浦东戚家庙。
金神父路秘密电台位于黄浦区瑞金二路(原金神父路)148号,沿街三层西式建筑,坐西朝东,建于1935年,该址现为黄浦区第二牙防所。
新新里秘密电台位于黄浦区瑞金二路(原中正南二路)409弄新新里315号,该址已在旧区改造中被拆,上建日月光商务大楼。
1937年10月,李白受党中央派遣,化名李霞,从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来到上海,建立上海同延安党中央的通讯联系。党组织安排他与同情革命、思想进步的同盟会会员单志伊及儿子单惠民住在一起,掩护电台。
李白
李白以单家亲戚的名义,住到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贝勒路(今黄陂南路)口的一幢房子里,并把电台设在三楼。平时,李白的两只装有通讯设备的皮箱子与单家的皮箱子混放在二楼单家卧室,晚上再将皮箱子拎到三楼工作。
每到深夜零点至四点时分,是李白的发报时间。李白电台除向党中央上报所获的各种重要情报外,还负责抄收新华社新闻,向国统区宣传中共抗日主张和方针政策,宣传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日业绩。1939年的春天,党组织决定电台转移至蒲石路(今长乐路)蒲石村10号。
1946年,为建立上海与延安党中央的通讯联系,党中央社会部派遣邓国军(化名杜松一)、林影(化名李萍影)假扮夫妇,从重庆到上海,建立与延安的通讯电台。
经时任中共上海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刘少文安排,住进黄陂南路148号,仍由单惠民家庭掩护电台。电台仍然设在3楼。邓国军担任报务员,林影担任译报员。
为安全起见,邓国军发报常在凌晨进行,为避免灯光和发报声引起怀疑,他常常跪在床上,把被子披在身上或俯卧在被子里,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线,单手按键发报。1947年春,电台迁址天潼路茂园里46号。
李白、邓国军贝勒路秘密电台旧址
李白、邓国军秘密电台位于黄浦区黄陂南路(原贝勒路)148号,沿街单开间3层楼房,坐西朝东。原建筑在城区改造时拆除,建香港新世界广场。
原址上建“香港新世界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