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8日,福佑路北块搬场仪式在人民路19号举行
倒马桶拎“痰盂”60年
1956年7月,张国毅出生在老城厢硝皮弄,家里还有个残疾的哥哥。
“我们家不到30个平方米,我哥哥腿脚不便住楼下,我住在小阁楼里。”张国毅说,由于房屋结构过于老旧,所以屋内连抽水马桶都无法安装,居民们每天都要早起拎着马桶倒“夜香”。
张国毅(左一)
弄堂内,邻居人家在公共走道内搭建灶台煮饭烧菜,有的因为家里小,外面又搭了洗澡的地方。
“生活条件蛮差的。”张国毅和邻居们一直期盼,弄堂的老房子能够旧改征收。
1993年,他母亲去世后,照顾哥哥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张国毅的身上,这一照顾就是25年。
虽然为他介绍对象的媒人络绎不绝,但是他却一直保持单身状态。“因为家里地方小,哪个女人愿意嫁我,还要跟我一起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哥哥。”
熟悉张国毅情况的居委干部介绍说,“媒人曾给他介绍过两个还不错的对象,一个是在他28岁的时候,一个是在他31岁的时候,他因为家庭情况,为了不耽误女方,自己的终身大事只好一拖再拖。”他28岁时遇到的适婚对象,后来去了日本,31岁时遇到的适婚对象,后来去了澳大利亚,启程的时候,重情重义的张国毅还亲自去机场送行。
“今年好了,老房子盼来了旧改,我们住得地方也变大了,现在生活好过多了。”张国毅开心地说。
居民身边的“老娘舅”
旧改征收工程往往启动前人人盼,启动后矛盾重重。福佑地块是黄浦区余留体量最大、房屋结构最差的旧改地块。启动后,各种家庭矛盾、邻里矛盾等都在征收中集中爆发。
张国毅在带头签约后,主动当起了居民们身边的“老娘舅”,谁家有矛盾,他就在谁身边。
“旧改是居民们盼了多年的大事;但真的轮到旧改了,他们却有着很多犹豫。”张国毅说,如果无法得到及时化解,势必会影响到旧改顺利推进。“不能因为几户人家,就耽误了大家的安居梦。”
住在硝皮弄20弄的舒某三兄弟,因为签约问题争吵不休。由于作为房屋承租人的父亲已去世,这次征收要先推荐委托代表人。考虑到舒家“老二”在他处无房、长期居住此地、经济条件相比其他两兄弟差、在册户口最多等诸多因素,张国毅向这户家庭建议,由“老二”担任委托人;但其他两兄弟强烈反对,而且谁做委托人,三人中都有人反对。选不出委托人,就可能延误了旧改签约的最好时机。
张国毅多次将三人叫到一起沟通,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清楚“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为什么建议他们推选老二作为委托人”等。慢慢地,三人由一见面就剑拔弩张,到最后达成一致:推选出“老二”作为委托人。
可临到签约前,三人又为了各自所占征收款份额吵了起来,还扬言要打官司。这下,张国毅也跟着急了。
他分别和三人算了三笔账:一是经济账,打官司要请律师,律师费是一笔支出,延误签约,拿不到奖励费,又是一笔损失;二是亲情账,多年兄弟情,一打官司全都没有了;三是未来账,大家和和气气,未来逢年过节还可以坐下来吃吃饭,共享天伦之乐。
听到张国毅说得在情在理,三人很感动,也终于回归理性,最终顺利签约。
居民喜搬迁
这样的案例,在征收中还有很多,张国毅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将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积累了多年的家务事、邻里事梳理出了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