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升入小学四年级的彭中元在老西门爱心暑托班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假期。在那里,除了做完自己的暑期作业,他还会在低年级小朋友的国学课上做领读。像彭中元这样参加暑托班的共有四十个小朋友,他们每天学国学,上绘画、手工或者象棋、阅读等课程。
国学课程
40个家庭的托付
这是老西门街道第二年办全天暑托班。
爱心暑托班课程丰富
自7月8日爱心暑托班开班以来,社区工作者孟晓晔每天七点半就要开始做准备工作。
2位轮值班主任,8位大学生志愿者以及1位社区单位志愿者也到岗,迎接陆续到来的孩子和家长。
宣传栏上张贴着班级公告、课表等
国学诵读、中国象棋、墨香书画……每天八点到三点半,社工和志愿者们与40个孩子共度一天。
象棋课
除了学习国学课程以外,暑托班的孩子们还会在自修课上完成学校或者家长布置的作业。
这两个班级主要由低年级的小学生构成,也意味着这承载着40个家庭的关注与寄托。孟晓晔在做一些教务工作以外,也要和学生及家长打交道,操心孩子们的课程、作业,甚至生活。
课间交流
此前有学生下楼时隔着两个台阶跳下,致扭伤脚腕。打那以后,大家分外注意孩子们课堂外的秩序和安全。
时刻关注处处用心
轮值班主任在暑托班花费的精力丝毫不比在学校时少。来自梅溪小学的青年教师吴佳是轮值班主任之一。要保证40个孩子的日常生活一整天正常有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午餐时间
从课堂秩序到吃喝拉撒,班主任都需要用心。
志愿者监督孩子们进行垃圾分类
即便是孩子们的午休时间,班主任也并不能完全放松,比如,她可能盯着某个孩子做作业,或者和个别精力旺盛的学生“斗智斗勇”……手工课上,班主任则和志愿者一起发教具,做“助教”,尽量让每个孩子完成课业任务。
八小时外的牵挂
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助力,是爱心暑托班所有老师和志愿者努力在做的事。
手工课
第三方机构(上海乐酷青年创意公益发展中心的)的工作人员蒋娜也不例外。有个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同龄人可以完成的作业,对他来说却是很大的困难。
公共安全应急预案
蒋娜发现,这个孩子在学习上的障碍一部分原因是他看不清黑板——有严重散光。在蒋娜的提醒下,孩子家长马上重视起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暑托班里活动多多
而为了确保每个学生开心地来上学,安全地被接回家,蒋娜偶尔要五六点钟才能下班。有的时候家长有事不能按时来接孩子,蒋娜就要陪伴孩子直到家长来把人接走。
惦念来上课的,牵挂没来上课的。一个多月来,这是她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在爱心暑托班里,孩子们收获知识,更收获爱。
记者手记
暑托班的四十个孩子如四十株幼苗。老师、家长、志愿者竭尽所能地呵护他们,付与诸多精力与深切关怀,使之茁壮成长。在那里,孩子们度过人生旅程中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假期,从中获得的知识将丰富他们的头脑;那些无私、满溢的关爱将滋养他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