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小长假临近,人民广场南广场环境及设施提升工程也接近尾声。改造后,有了哪些新变化?居民可以享受到哪些新便利?近日,记者提前去探秘了现场。
挡墙变身坐凳人性化又环保
暖灰色的色调、圆弧形的转角、更加舒适的宽度……最近,经常在人民广场南广场锻炼、游玩的市民,都对新改造好的挡墙坐凳赞不绝口。
“新挡墙坐凳更美观和人性化”设计单位负责人金先生告诉记者,与之前花岗岩贴面挡墙相比,现在的挡墙从功能上、景观上以及环保性上都有了很大提升。
新挡墙坐凳强化了休憩功能,采用环保的预制混凝土工艺,表面质感很像石材,但热导率比石材低,市民在炎夏和寒冬使用起来会比花岗岩材质更舒适,座椅的尺度也人性化地进行了加宽,宽60厘米、高50厘米的设计整体、流畅,看上去现代又大气。
坐凳的下方设置了LED灯带,增加了辅助照明的同时让夜晚的人民广场更具观赏性和精致感。
此外,坐凳局部增设了带有靠背的防腐木座面,供年老体弱或有特殊需要的人使用,精细化的设计细节更显城市的温度。
“新挡墙坐凳的工艺更便于维护。”项目负责人给记者举例,以前坐凳大理石贴面,坏了只能替换。而现在的材质,不仅够坚固,表面损坏也可以用同样工艺很方便地修复。保洁也比较简单。坐凳外层的高分子涂层可以保证可乐、咖啡以及鸟粪等污渍不会渗入表面,擦洗即可清洁。
树池、指示牌别致又便民
环境提升后的人民广场南广场还有一大亮点,那就是白玉兰造型树池的改造。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树池以白色玉兰花作为意向元素,提取抽象造型,在平面上形成简洁大方的白玉兰造型,立面呈中间高,四周低造型,具有花瓣的弧形美感,外围一圈收边全部设计为坐凳形式。
“事实上,树池的安装碰到了不小的困难。”施工方顾经理告诉记者,“树池的材质使用了预制混凝土浇筑石,每个树池由4个‘花瓣’组成,份量重、范围小、古树名木多,让施工一度举步维艰。”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施工方物色到了一种新型的吊装机器,让吊装困难这一问题得到了缓解。
除了白玉兰形状别致的树池,此次升级改造的还有人民广场南广场内的标识标牌。人民广场四面环路、场地内园景小路弯弯绕绕比较复杂,之前,因为标牌只有2块,不少外来游客因为不熟悉周围环境就容易找不到方向。
在此次广场的整体提升中,记者获悉,人民广场区域范围里一共设置了17块方向指引标识牌,用于指引游客广场区域中的景点、设施、公交线路、周围道路。
这些标牌更是设置在主干道和园景小路交汇的地方,很便民。
在人流密集的西藏中路地铁出入口以及武胜路公交枢纽站,还添置了2块总平面地图的索引,用于游客对广场整体的熟悉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