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生活中,人大代表如何为百姓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出谋划策,如何将新政策新动向及时有效地向市民传播?人大代表们在老城厢回顾与居民共话豫园七十年来的种种变化,将人大代表履职与社区治理紧密联系在一起。
社区百姓有问题代表来解答
上个月,“豫”见代表之迎国庆七十周年专题“忆初心 话使命 同心共建美丽豫园”讲堂在豫园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课堂上,来自企业和社区的人大代表、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人与在场市民们既分享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一代代豫园人如何砥砺前行,将豫园地区面貌建设得焕然一新的历史进程;也畅谈了近年来,一届届人大代表如何为人民谏言献策的履职之路。
黄浦区人大代表、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梅红健,黄浦区人大代表、豫园街道会稽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厉明,以及豫园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任紫明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工作要“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要求畅谈自己的理解。现场市民与三位主讲人就“希望早日改善居住条件何时能征收”等百姓关心的实事问题作探讨。
一位居民现场向人大代表们发问:“旧区改造征收解决了数以万计居民的居住困难,那么继续在豫园地区生活、工作的老百姓,或者暂时还没有列入征收范围的老百姓,这些年他们的生活又经历了什么新变化呢?”来自社区工作第一线的厉明答道:“通过历年的黄浦区实事工程,帮豫园的居民们解决了道路积水,改善了厨卫的基本条件,安装灭弧器确保用电安全,加装防盗门和灭火器让社区更平安,就连常年油污嘈杂的寿宁路也得到大力整治。”同时,他还表示,希望老百姓们能多提意见,让社区治理工作能在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中有效进行。
企业担责任促进豫园风貌变化
提到豫园,就不得不提到老城厢丰富多彩的商业文化。如何在带动区域经济的同时,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梅红健对此深有感触。
梅红健介绍道,1987年11月25日,豫园商场被批准为全市商业系统第一家股份制企业。1988年3月8日,豫园商场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企业得到发展。同年7月18日,豫园商场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上市的商业股份制公司,因而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股”。2002年到2010年期间豫园商场成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先试者;2018年至今,豫园商场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在老城厢持续发力,不仅为四海游客,也努力为本地居民引领快乐时尚生活。
当然,也有居民对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及其工作并不熟悉,有人问到:“梅红建代表,您是一位企业家,一位老党员,也是一位历经多届的人大代表,您是怎样看待这几种角色的区别,又是如何将这些身份有机融合的呢?”梅红建回答说:“我认为,这几重角色并不矛盾。我们企业地处豫园社区,长期和社区建立紧密关系。企业在发展经济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为企业创造价值,让员工有归属感,对企业负责。作为人大代表,我为社区居民幸福谏言献策,为社区发展负责。”
主动向有困难的居民伸出援手
任紫明曾在2007年到2011年担任过黄浦区人大代表,在担任人大代表履职期间,他经历过许多令他难忘的人和事。
“当年我走访居民区时,发现学院路158弄4号住着一位独居老人,简陋的‘家’仅有3个平方。一想到老人要在这种极端的居住环境中孤独终老,这大大触动了我为老百姓奔走呼吁,改善居住条件的初心。”任紫明回忆道。“尽管在我担任人大代表期间,这个愿望并未达成,但我始终相信人大代表会一届届接力下去。从人大代表的岗位上卸任之后,每次有相关领导来老城厢视察,我就带他们到社区‘最难看’的地方去观察!因为我相信,只有发现问题核心,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如今,豫园百姓的生活环境正在发生改变。本届豫园街道人大代表在2017年开展了豫园社区旧改征收工作情况的专项调研。担任该调研组的副组长的厉明谈到相关工作时很是感慨:“本届街道代表组开展的第一项调研就是旧改征收工作,反映社情民意的接力棒交到我们这届人大代表手中,我与小组成员详细了解街道旧改征收工作的现状,听取各征收事务所情况介绍,征求居委、居民的意见建议,在调研报告中提出了诸多建议。”
其实,自2017年以来,豫园街道的人大代表通过每年围绕街道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专题视察,每月接待选民日活动、一年两次围绕主题开展集中联系社区活动、人大代表结对联系社区、参加听证会、担任公信人士、提供法律咨询、参加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开展助学帮困等多种形式,始终关心着人民群众想什么、忧什么、盼什么,始终用自己的行动推动着豫园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