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淮海中路街道“三微”项目经过一年的运作实施,来自16个居委50余个项目各显成效,极大地激发了社区的居民自治能力。这些“小而美”的自治项目把握居民实际需求,发挥居民自治力量,从小处着手,因地制宜,将社区共营的理念带给了更多的居民,在社区创新、民主发挥、基层善治中发挥作用。
大华居委位于淮海中路街道的东部,东起西藏南路、南临复兴中路、西向吉安路、北至太仓路,约有居民3168户,户籍人口10487人,居住人口3970人。社区以老旧小区为主,面临外来人员多、流动人员多、老年人多的“三多”局面,社区资源相对较少。如何有效的动员社区自治团队的积极性、如何充分的整合社区内部资源、如何打造熟人社区逐步实现社区共同体,成为摆在大华居委面前的难题。
情况排摸,分析社区“治”况
项目初期,居委通过走访和座谈形式,对社区志愿者、团队骨干、居民代表和部分社区商铺开展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商铺希望能够更加充分地融入社区,而社区骨干也非常希望商铺能够参与到社区自治共治,实现社区团队、居民骨干、志愿者和商铺“一家亲”新局面,共同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议事共商,激发商铺“治”力
居委会发挥引领和牵头的作用,召集“幸福商铺”加盟店和志愿者骨干、居民代表等其他社区主体召开联席会议。最终,“幸福商铺”团队决定采取志愿者用积分兑换服务的办法参与社区工作。
居委还举行了“幸福商铺”三方签约仪式,叮咚买菜、申昌杂货铺、友有食品店、皖南茶庄等10家商铺分别和居委、社会组织共签协议,体现了项目的仪式感、工作的责任感和团队的荣誉感,充分激发了商铺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参与自治,商铺乐“治”其中
居委会提供平台,让“幸福商铺”团队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2019年6月,结合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幸福商铺”团队成员在加盟商铺“莉莉白铁店”的带领下,和社区志愿者、居民代表一起讨论如何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他们开动脑筋、设计试验、测试修改,终于产生了适合大华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破袋“神器”。它减缓了湿垃圾流入垃圾桶的初始动能,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大大便利了居民处理垃圾袋。
2019年9月,居委开展了“红色九月”系列活动,开展了两场主题活动,一场为志愿服务及积分兑换暨挂牌活动,一场为“我们的节日”社区活动。“幸福商铺”团队和志愿者骨干通过讨论协商,确定参加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供便民服务,维持现场秩序,参与活动管理。
多方满意,居委“治”出成绩
通过一年的努力,该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支由10家商铺组成的“幸福商铺”团队活跃在大华社区中。他们参事议事,积极引导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居民群众对“幸福商铺”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加盟商铺觉得社区“越来越有温度”,能够“和居民聊天说话”了;社区居民觉得“我们还真离不开这些小店了”;志愿者骨干觉得和商铺一起开展志愿服务越来越有劲了,居民的幸福感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