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最后一公里”,做实商铺复工“信号表”
2020-03-02 21:21:53 淮海中路街道

  • 随着沿街商铺逐步复工,接触众多流动陌生人的商铺从业人员无疑是暴露风险最高的人群之一。在淮海街道西面的复四居民区,大大小小的沿街商铺就有57家。为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抓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属地居委把商铺及其从业人员作为防控重要对象,迅速建立了“一铺一档”,以简洁、醒目的“信号灯”方式标记沿街店铺复工状态,“红色”代表尚未开门,“绿色”代表已恢复营业。

    这份“信号表”除了用红绿两色醒目标注,方便居委随时关注商铺复工情况,跟踪商铺从业人员的健康状态,还细化部署了对复工商铺实行“三必一关怀”,以对居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抓住关键点,紧盯关键人,真正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

    必巡,定时巡查街面

    沿街商铺由于经营性质的不同,每家店的作息时间也有所不同。为此,居委调整部署巡查值守,安排居委社工和志愿者通过每天上、下午两次巡街面,精准掌握店面开门情况及人员返沪情况,跨前一步获得主动权,从而将疫情风险降至最低。

    必点,每日清点人员

    针对已恢复营业的商铺,居委及时安排定点对接,做到每日清点,内容包括复工人员数量及居家隔离人员情况。对于工作人员中的新面孔,居委要求立刻进行扫码登记,出示“随申码”,确认其是否符合复工上岗要求。

    必测,体温必须测量

    在每天的巡查过程中,居委社工和志愿者会对商铺出勤员工进行再一次体温测量,确保及时掌控商铺员工体温和健康状况。目前,沿街商铺25名返沪人员中,已有19人14天满解除了居家隔离观察,回到工作岗位。接下来,对于返沪和居家观察人员,居委将及时跟进,确保第一时间采集信息,并做好相关人员的跟踪管理。

    关怀,暖心复工关怀

    在管好人的前提下,居委也高度关注商铺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制作发放了“随申码”和三大运营商开通的“近期行程查询助手”,便于商铺在营业时随时关注进店人员的健康情况,同时为商铺准备了体温计,帮助回沪人员在家测量体温,观察好自己的体温变化。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阿拉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