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今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更为特殊:新冠疫情的爆发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在这特殊的时刻,奋战在一线的女职工一边绷紧全民防疫的弦,一边又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势,撑起职场上的“半边天”。
在第110周年国际“三八妇女节”到来前夕,黄浦区总工会聚焦区内各行各业奋战一线的女职工们,她们也许是奋战一线的白衣天使,她们也许是坚守岗位的一线女工,她们也许是你我身边最普通的一名社区干部……但她们却犹如铿锵玫瑰般绽放在自己的岗位之上。
义无反顾请战一线
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医生温科奇
从二月初报名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到2月20日报名成为上海支援武汉心理医疗队候选医生之一,温科奇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这个时间比她预期的要早些,而另一方面,面对即将踏上的武汉一线,对父母的亏欠、对一线的未知,摆在了她的面前……但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出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她觉得自己该去!
初到武汉的那一周,温科奇最为不适应:连日的低温阴雨,不被允许开空调的房间,衣服由于每天都被喷上消毒液,穿起来也是潮潮的,压抑的城市氛围更是让她好几次在睡前和起床后感受不适。“这其实是一种持续的慢性应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是非常消耗人的,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失眠。”她用自己的专业解释道。
到武汉后,温科奇所在的小组对接支援的是武汉黄陂中医医院,是此次疫情期间、临时改造为重症收治点的一家三甲医院,7个发热病区,411张床位数,600多名一线医务人员。她们在这儿搭建了临时的“心灵驿站”(心理门诊),主要为一线的医务人员提供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对在院患者提供线上咨询或精神科联络会诊,另外还需要负责广西医疗队的130多名医务人员心理状况。
让她印象较深的是一名中年男性住院患者,由于家里成员都被感染,被分散到不同的医院进行治疗。这位患者担心家里人的同时,更担心自己的病情好不了。事实上,经过与主治医师的沟通,温科奇了解到,他的各项指标均良好,已达到出院解除的标准,但存在重度焦虑和中度抑郁的情况,因此,她及时给予了心理疏导和药物干预,“像这样的患者,我在武汉见过很多,也安慰过很多。”
几天前傍晚下班回驻处的路上,同组的战友问起大家:疫情过后最想做的事,有人说想回家好好拥抱家人,有人说想好好睡一觉,也有人说想好好跑一次“全马”,“想和心爱的人去海边好好度个假。”温科奇是这么回答的。虽然彼时的武汉,有着初春般的料峭,但有一种温暖在彼此的交流、互动中暖和着她与她的战友们。
放弃团聚坚守岗位
上海欣谊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
外滩滨水区保洁班清道保洁员马红
这个春节对马红来说,有些特殊。握着手机,打开视频,出现的是日思夜想的儿子,她的眼睛有些湿润……这是她十多年来第一次没有和儿子一起过春节。关上手机,振作一下,她准备起了当天的清扫工作,她对自己鼓劲:今天也要让外滩变得更干净。
每天清晨五点四十的外滩,是她见过最美丽的外滩:缓缓落下的夜幕与冉冉升起的晨曦,错落在外滩滨水区的路面上。拿起扫帚,沿着中山东二路从十六铺码头一路清扫至新开河路,一公里不到的距离,光是来回的清扫,她便要花上40分钟的时间。
普扫结束后,对于一些人流密集的地点,马红还要针对性地进行特别清扫,确保路面无垃圾、扶手无灰尘。疫情期间,外滩是重点区域,消毒更是重中之重。路人引导牌、车站座椅、扶手、标识牌……就连路边的垃圾桶也是她所涉及的范围,她说只要是人能够接触到的地方,总是再三喷洗,反复擦拭,做到消毒无死角。
疫情期间的外滩显得尤为冷清,最多的时候马红也就见过5、6个行色匆匆的行人。每每看到这样的外滩,马红坦言自己的心里总是怪怪的:“我就希望外滩能够尽快恢复到往日的模样,这样我的工作才更值得,你说是吧!”
新手妈妈的“防疫战”
南京东路街道科技京城
党建(群团)服务站社工乔怡
早上安抚好15个月大的女儿,一手拎着当天的饭盒,一手刷着几个沟通的微信群,乔怡就这么“急冲冲”地上班了。自2月3日起至今,乔怡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开启的。在孩子尚小需要陪伴的时候,她毅然投身到了街道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翻开当天的工作表,乔怡的第一件事便是核对前几日通知的复工企业尽快办理相应手续。疫情期间,南京东路街道在前期制定防控预案时成立了南京东路街道疫情防控联络小组,动员街道内所有工作人员成为楼宇联络员,每个联络员负责2-3个楼宇,动态跟踪楼宇内的企业及人员情况。
楼宇排摸的工作简单却也繁琐,每一家复工企业,每一名进出人员或都是隐患。“其实好几次也动过请假的念头,想好好在家陪宝宝的。”乔怡说,有好几天自己都7、8点才回到家,看到婆婆准备的晚餐,既感动又有些愧疚,她心里明白,宝宝现在年纪小,自己一直在楼宇里跑来跑去,接触的人不少,细菌也容易传染上。但是她却说:“虽然我做不到像医务人员那样奋战一线,但至少在自己的社区范围内,我能出一份力。”
在疫情面前只有大家,没有小家,只有等到真正打败疫情,才能拥有自己的小家。而这或许也是这名新手妈妈最普通的愿望。
无论是温科奇、马红,还是乔怡,她们都是你我身边最普通的一名女职工。在这个特殊的三八节中,还有像她们一样许许多多的女职工们,特别是此时此刻正在武汉支援抗疫一线的黄浦女性医务人员,她们以巾帼力量鼓舞人心、温暖人心、稳定人心,谱写出一首首同心克“疫”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