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见真情 齐心协力防输入
2020-03-15 17:32:53 打浦桥街道
  • 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境外回沪人员管控成为主战场。从飞机落地到入住居民区实行了全封闭、闭环式管理,而他们居家隔离14天的服务保障又成为社区一大重要任务。

    淡水湾花园一户外籍居民3月9日从美国返沪后居家隔离。11日该居民向居委反映,家中停电需要维修。居委会块长先通过电话了解跳电的细节,第一时间通知物业维修人员,经仔细分析后判断可能是同时开启了两台取暖设备,引起短路。由于暂时无法进入家中维修,他们建议居民每天开启一台取暖设备,果然没有再出现跳电现象。居委会社工当天还购买了暖宝宝送到该户居民家门口,挂在门把上,按下门铃,告知居民领取。让隔离中的外籍居民倍感温暖。

    a4f8077fe77242b197e63332a15e4449.png

    汇龙居民区近期一户居民区从日本返沪,居家隔离。居委会每天电话或微信联系询问情况,并承担了所有快递送上门的工作。那天,居委社工照常到小区快递集中堆放点帮助其领快递,一个、两个、三个……“哇,他们家这么多快递呀!”不知不觉堆成了小山。本来打算徒手搬运的小潘只能问物业借来平板车转运。她把所有快递放到这户居民家门口,堆放好。敲门告知一共是几个快递已放好。居民隔着门说:“谢谢!为了不麻烦你们代购,我们都从网上买了,快递有点多,你们辛苦了!”

    115bf261937f44ada545899aae6ed9e7.jpg

    3月15日上午9时,一辆白色面包车,悄然停在大同小区弄口道旁,由瑞士转机巴黎到上海的马女士,由专门工作人员和公安民警护送,从浦东机场回家了。物业保安上前测量体温、扫码登记后,方才让马女士进入电梯。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医生将马女士送入家门,填写完“健康状况信息登记表”、“居家隔离观察承诺书”之后,连声叮嘱她登录打浦桥微信公众号,居家隔离两周期间,每天要自测体温、一日两报。社工小郭递上一张小卡片,上面留有居委会电话号码、社工工作手机号,告知马女士有事可以随时联系;每天上午8:00之前,务必将生活垃圾装袋放在门口,由街道市容派专人消毒收集。物业保安队长老黄安慰马女士:“两星期居家隔离,时间很快就会过去,我们一定做好服务工作。非常时期,平安就好。如有快递外卖,请用对讲通知保安,由保安代为收取、放置门口。”一行人离开马女士家,在电梯里,老黄用对讲机通知保洁,到4楼走道与电梯间喷雾消毒。

    1ecaead4d6124e5dacf1421bce361076.jpge27616c15f784898a4c8a278e053df89.jpgd3a54d5163a7445ea82c85444eb01091.jpg

    3月5日晚,开城新苑的一位日籍华人回沪。银杏居委接到消息,第一时间通过电话与其取得联系,告知其居家隔离注意事项。了解到该居民为独自居住,14天居家隔离无法出门,一日三餐和生活必须品的购买成为了问题。居委社工首先做好情绪安抚,告知其可以通过手机软件订购物品,然后联系居委或物业送货上门。个别网上购买不到的物品也可以联系居委帮其购买,让她吃下定心丸。居委社工担心其刚回国来不及购买酒精等防疫物资,主动为其提供了消毒片、酒精棉片,并帮助其登记、代买口罩,送货上门。定期通过电话联系了解其身体情况和需求,及时给与关怀,让其能安心在家隔离。

    局后居民区新加坡园景苑小区住着来自美国、英国、德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员。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每人分包几栋楼,采取“随访”的方式,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电话和上门两种方式的日常访问。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询问或查看居民是否在家隔离,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如送快递,帮忙买菜。只要他们有需要,社工们都会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让他们安心度过14天。碰到中文不太好的居民,有留学经历的社工小刘成为服务主力,她流利的英文为大家大大减轻了沟通障碍,拉近了与外籍居民的距离。

    e32632dd0cde4995961059550ad5ba17.png

    服务不分境内外,隔离不隔爱,确保居民隔离期14天安心、平静,是社区工作者们不可推卸的职责,保证境外回沪人员信息及时登记,时时掌握动态,是对全体打浦居民的平安负责。

    严防输入   责无旁贷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阿拉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