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9点,街道组织召开境外人员回打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张琪、孟令凯、朱策和王志清4名同志分两组被安排至夜间协调组。工作内容为与区专项工作人员对接,协调境外夜间回打浦的居民疫情防控工作,会同公安民警、卫生中心医生做好信息登记、安全告知并签订《居家隔离承诺书》;工作时间当天17时30分至第二天8时30分,着防护物品上岗;工作周期以具体结束通知为准。因疫情期间工作事务繁杂、人员紧缺,白天仍需兼顾科室工作。
3月6日 20:30--21:30
上岗第一天,孟令凯和王志清一组当班。晚上八点多,正当他们还在打赌今天会不会“中奖”呢,电话就响了,是街道疫情防控工作联络员季丽云告知即将有3名日本返沪居民从机场回家,通知他们前往相应小区交接。两人面面相觑了一秒钟,马上和社区卫生中心、派出所联系,即刻出发前往目标小区。
在做好相关防护工作前提下,社区卫生中心医生对3名居民一一做了信息登记,详细地告知其防护指南,签订了《居家隔离承诺书》,流程虽然繁琐,但居民非常配合。88岁的老人家语重心长的说:“还是祖国好,飞机落地心定了,有你们关心心暖了”。
这时已是九点半了。
3月6日 21:40--22:25
小孟和小王回到值班室,正想喝口热水,电话又响了,任务又来了。这次是一位年轻的日籍华裔女子。在小区门口等待对接,车到了,小姑娘一个人带了好几个行李箱,他们毫无犹豫,赶忙上去帮忙搬运。小姑娘独自居住,要隔离14天,她有点担忧“14天都不能出门,我一个人,要买点什么怎么办呀?”小孟赶紧笑着告诉她“这你不用担心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明天会和你联系的,你有什么需要或困难都可以告诉他们,他们都会服务到位的。为居家隔离人员服务我们已经有经验了,会平稳过去的。”小姑娘才稍许释然,深深日式鞠躬表示感谢。
3月6日 23:40 -- 3月7日 0:25
“刚刚搬了行李箱,我们赶紧洗洗手,消下毒吧!”小王提醒道。清洗完,坐下刚想打个盹,电话又响了,有两位居民从韩国返沪。
不一样的国籍,同样的流程,韩国友人中文一般,所以韩版防护指南派上用场了,他们用很缓慢的语速进行着交流,信息登记、告知后续会持续跟踪联系,并为其提供日常生活服务,帮助其度过14天隔离期。外籍人士用生硬的普通话反复的说着“谢谢,太感谢你们了”
3月7日 2:20--3:25
凌晨2点多,电话铃声把小孟和小王从初梦中吵醒。一名英国驻上海领事馆人员自日本返沪,租住在打浦桥街道,他会的中文不多,小孟努力地用英语单词或短语和他进行着交流,尽力关心他的日常起居并叮嘱做好居家隔离。这一幕感动了不远处观望的便利店店主,在全部工作完成后,店主热心的送来饮用水,“喝口水吧,你们辛苦了!”
一个晚上,4次出动,7位居民,3个国家,4种语言,充分考验了协调组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能力,他们经受住了大考,虽然已经困得睁不开眼,累得说不出话了。东方晨曦微露,感觉这一夜特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