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待命,全天候坚守,为这个工作组点赞!
2020-03-27 22:29:58 瑞金二路街道

  • “永嘉居民区又新增一个境外来沪人员,请核实以下地址是否符合居家隔离条件。”

    “今天第四批发车时间是晚上10点,我们瑞金有4个人,大致路线可以参考表格中的顺序,请大家做好准备,提前到达指定点位。”

    凌晨2点,瑞金二路街道国际航班值守专项工作组的成员还在忙碌着,即使是在深夜,这群代号为“瑞金街道联络员”的通讯号依旧在各个联络工作群里活跃。

    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是现阶段防控的重中之重,瑞金二路街道严格按照市区两级涉外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配合做好由机场转送,居住在本街道的需居家隔离观察入境人员的对接和后续落地管理工作。街道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国际航班值守专项工作小组,24小时全天候待命,负责协调区相关部门、集中点、居民区、派出所以及社区卫生中心,确保入境人员从机场到居住地的无缝对接,以及集中隔离转送的有序进行,确保形成工作闭环。

    “认真负责”是标签

    专项工作小组任务艰巨,不但要24小时待命,更要处理很多突发情况。街道综合考虑,挑选出来的成员都是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他们身上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标签——“认真负责”。

    “昨天凌晨又是好几个单子,我一直忙到4点钟左右。” 专项工作小组成员邢朝忠说道,“工作群中不断有信息,虽然暂时没有我们街道的单子,但我还是不敢睡,生怕漏了我们街道的,所以当我们的单子一出现,我就立刻在工作群中回复了。”

    专项小组的另一个成员孔国强,为了防止自己在夜间睡过去,而漏掉重要信息,给自己设定了好几个闹钟,在夜间定时响起。通过“闹钟作战法”,孔老师在自己值守的24小时中圆满完成了任务。

    办法总比困难多

    上海不断完善机场接送机制,街道专项工作小组也在不断调整工作内容和模式。集中点分成“集中酒店”和“留验点”,这就将联络员的工作分成了很大两块:一是当机场有新的境外返沪人员出来时,需要在他们到达集中酒店前确认他们的居住条件是否符合隔离条件,符合条件的送到“留验点”等待核酸测试,不符合的直接送到集中酒店隔离;二是核酸测试为阴性并符合居家条件的对象从“留验点”送到社区,需要专项小组协调由居委干部、社区民警和社区卫生中心医生组成的“三人小组”做好接收准备,并做好流调和门磁安装工作。

    瑞金二路街道国际化程度较高,近期境外人员来沪密集。专项工作小组一边密集接到机场发出的新单子,一边又要处理“留验点”送到社区的居家隔离对象,有时恨不得有三头六臂,几个分身。小组成员互帮互助,一起分担,使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面对街道老旧小区多且房屋结构复杂,如何快速准确判断是否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问题,小组成员通过房卡和中介、物业以及隔离对象自己提供的室内照片进行取证,第一时间确认房屋实际情况。街道还主动跨前一步,将防疫网前置到辖区境外人员返沪前,全面掌握原定从境外返沪人员的日程安排,并综合运用“以房管人”数据信息检索和现场实地查看,对将入沪境外重点地区人员居住条件进行排摸,在准确核查后,将信息报给专项工作小组,由专项工作小组记录这部分信息,有效简化后续接单程序。

    后续管理是关键

    为切实做好居家隔离观察对象的管理工作,街道统一安排,建立“一户一群”工作制,组建由居家隔离对象、居委工作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及民警组成的微信群,如有外籍人士,则增加一名翻译。通过建立微信群,方便多方沟通联系,了解隔离对象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永嘉居民区的一名英国籍居家隔离对象有咳嗽现象,街道立即安排社区卫生中心全科医生上门问诊,同时协调居委和社区医生一起全程陪同对象到瑞金医院就诊。幸运的是,该对象并没有大碍。

    截至目前

    瑞金二路街道已顺利完成了108户145名入境人员的对接和落地管理工作。从机场到社区,从舱门到家门,街道专项工作小组成员默默坚守奉献,甘当幕后英雄,不为别的,只为守好“家门”,为辖区居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筑牢坚实的防线。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阿拉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