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接连出现持健康绿码的湖北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患者。最近一周,广东、四川、重庆等多个省市对来自疫情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提出核酸检测要求。
无症状感染是否会在我国形成大规模传播?
无症状感染人群一般有多大比例?
核酸检测到底可靠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日给出了不少观点
↓↓
中国本土还没有大量无症状感染者
没有很多有症状的人,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就是有限的。”
现在有症状感染者的数量还是很少的
现在有症状感染者的数量还是少的,上海近一个月没有一个本地病例。如果连续一个月没有本地病例的话,我就认为在上海无症状感染者的病例也是0。
国内一些地区有无症状感染者的存量
国内还有一些地区有无症状感染者的存量,如果这些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过两个潜伏期,全国各地还是没有本地确诊病例的话,无症状感染者这个概念慢慢就不重要了。
国内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风险相对较低
国内无症状感染者造成的传播风险相对较低,相比之下,由于海外疫情汹涌,国外输入至我国的无症状感染者,若不加以严格筛查追踪,造成社区传播的风险则要大得多。
核酸检测是筛查无症状感染最好手段之一
健康码只能告诉你,他们做过一些初步的筛查。事实上,本来就没办法去筛查无症状感染者。所以,不能说是健康码的一个漏洞,只是说健康码它存在筛查的一个盲区。”
健康码存在“筛查盲区”
我是赞成健康码的,健康码可以覆盖大部分病例的发现。漏掉少量无症状感染者怎么办?我们要另外设置一些机制,现在筛查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最好的技术手段,核酸检测应该算其中之一。
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仍会呈阳性
无症状感染者的核酸检测仍然会呈阳性。因此,核酸检测也成为发现这些无症状感染者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有2种
采集鼻咽拭子和采集口咽拭子,是目前两种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伴随着受检测者恶心、咳嗽等不适感,拭子在与鼻咽或口咽黏膜的接触中提取检测物。
现在唯一能检测的就是病毒的基因
病毒看不见摸不着,现在唯一能检测的就是病毒的基因。在口腔里面刮一刮,鼻子里刮一刮,就可以在一个机器里把病毒基因给测到,只要阳性的就肯定有。所以核酸检测对于筛查无症状感染者,意义非常大。
一次核酸检测假阴性率约30%
本周,一名留学生抵京隔离14天内曾进行三次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但在解除隔离回家5天后确诊,并传染3位家人。
在张文宏看来,这名留学生在确诊前,就是一例典型的无症状感染者。而之所以三次核酸检测未发现,是因为核酸检测存在一定假阴性概率。
一次核酸检测,假阴性率30%
一次核酸检测,假阴性率应该30%,假阴性率跟什么有关系?采样是不是做得到位,还有检测的敏感性如何。
二次检测假阴性率降到10%
但是如果我再做一次的话我就把敏感性提高了,假阴性率可以降低到10%,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低概率的事件。
应继续加强防守
通过严密的筛查出现了漏洞,如果要再次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还得继续加强防守。
疫情不可能短时间结束
现在很多人认为就应该一个病例都没有,才可以回到正常生活。那我现在告诉你,别做梦了,这种生活是不正常的,因为全世界现处于大流行。现在偶尔出现的一例两例病例不要奇怪,我们要开始进行常态化的抗疫。”
疫情不可能在短时期内结束
境外输入的压力将持续存在,疫情在短时间内结束似乎已不可能,各地医疗体系要时刻保持强大的敏感性、警觉性和快速反应。
要学会习惯疫情的常态化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可能要学会习惯疫情的常态化,一边上班,一边抗疫。
重点迅速回归正常生活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重点应该迅速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该读书的读书,该工作的工作,恢复经济。偶尔出来一个新冠肺炎病人我们把他迅速治疗掉,这个才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