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上海外卖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打包费会降低吗?
2019-06-19 11:08:04 上观新闻 孙冲

  • 还有不到两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就将施行,其中一项规定引起了上海近10万家餐饮服务单位的高度关注,那就是“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违者,“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对于这项规定,许多市民表示认可,觉得人人都少用一些一次性餐具,能大幅减少垃圾;但也有一些人持观望态度,认为这条规定的可操作性有待商榷,甚至怀疑其会步“限塑令”后尘,不仅源头减量效果有限,还反而促进了一次性餐具的生产销售。

    现实情况到底如何?


    快餐门店:把餐具都“藏”起来

    最近一些细心的顾客注意到,很多星巴克门店都将调味吧台内的吸管撤走了,而当他们提出打包外带食品时,店员并没有提供一次性的刀叉和勺子。

     “这是为了配合上海相关规定而做出的调整。”星巴克华东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遵守《条例》相关规定,必须做到“不主动提供”,公司认为在调味吧台放置一次性餐具供顾客取用的行为,也有“主动提供”之嫌,因此索性将相关一次性餐具撤走。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上海市餐饮服务不得主动提供的一次性餐具目录》,餐饮服务单位不得主动提供的一次性餐具有4种:筷子、调羹、叉子、刀。

    肯德基和麦当劳方面也向记者明确,会在7月1日前后采取一系列动作,做到“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主要做法是在门店内的点餐区等醒目位置张贴告示,告知消费者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


    订餐平台:不再默认提供餐具

    实体门店要力证自己没有“主动提供”,网络订餐平台也有类似“烦恼”。

    饿了么与美团外卖平台上虽然都有让消费者选择“无需餐具”的选项,但如果消费者不予理睬,系统就会默认提供餐具。如此一来,饿了么或平台上的在线商户便构成了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餐具。

    对此,饿了么方面回应称,将于7月1日推出“推荐无需餐具”功能。用户下单时,平台将不再默认提供餐具。用户将收到弹窗提醒,询问是否需要餐具,并需要用户主动确认餐具份数。

    相关人士表示,通过告知和让消费者自己选择要不要一次性餐具,就能证明餐饮单位或餐饮配送单位没有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这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商户是被动提供”。


    不要餐具,打包费未必会降低

    还有消费者直言,外卖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后,原本含在打包费、送餐费里的餐具成本是否应该扣除?对此,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均表示,这部分的价格都由平台上的商户自主设定,平台一般不干预。

    就此问题,记者询问了环贸iapm商场内两家与网络订餐平台有合作的餐饮单位。两家餐饮单位均表示门店外卖价格下降的可能性很小。

    上海翰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金玮表示,餐饮商户与配送单位是否会将“节省”下来的一次性餐具成本在餐饮与服务费里扣除,属于商户与配送单位的自主经营行为,并不能强行要求。但他认为,如果外卖费用中的确包含了一次性餐具的成本,应当向消费者明示并由其决定是否接受,这是对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尊重。


    限制提供,不如改用其他餐具

    其实,不让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餐具,只是促进源头一次性餐具垃圾减量的一种手段。

    在一次性塑料餐具这个领域,由于消费者长时间的“依赖”短期内难以改掉,所以单纯的限制提供一次性塑料餐具,而不限制该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减量效果,反而可能促进了一次性塑料餐具的生产销售。

    相比限制商户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或许鼓励他们尽量用其他餐具来替代一次性餐具,会有更好效果。比如,将门店内的所有刀叉勺都换成可反复清洗消毒的不锈钢材质,用可清洗餐篮代替塑料或纸碗杯等。

    此外,还可以鼓励消费者自备可反复使用的餐具,由门店给予一定费用的减免,并提供可清洗这些餐具的场所。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阿拉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