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人忘忧的地方,我的老厂竹海!
2019-09-24 10:48:25
  • 有人说,大洞竹海是个让心平静的地方;也有人说,大洞竹海温馨典雅的优美环境能使人温润陶醉;而我却说,大洞竹海是一个能够让心灵得以沉淀和让灵魂得以升华的地方。也许,正是对青山总是隐隐,世外向来桃源的那份憧憬,竹海采风已结束数日,但与盘州大洞青青竹海的邂逅,就像穿过竹林的清风,虽带不走一片竹叶,却将那一缕清香,又一次深深的永远珍藏于心。

    九月,秋高气爽,与富源文友相约竹海采风,而我更是像要了却心中的某种夙愿般地迫不及待,想再次被那鲜亮氤氲的绿色环抱与抚慰,想再次去看看竹林深处的炊烟是否袅袅依旧。

    20年前的竹海,大家都叫老厂,交通极不方便。因了同学风的家在那里,几同学相约去找风。绕山绕水,印象中坐了很久的车,吐了很多酸水,昏昏沉沉晕头转向来到有点炊烟的竹林深处时,别说美丽的景致,同学母亲用新鲜竹笋炖的火腿连闻都不敢闻,翻江倒海的肠胃直到喝下阿姨煮的干酸菜炖的竹片汤才慢慢暖和舒服点。那时竹林深处没有多少人家,很多小年轻几乎都走出竹林到外面闯荡去了。没有考上中专的风不忍父母太操劳,决定留在家乡。但几年过后,风终究还是抵不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单调枯燥的日子,毅然出了大山。

    五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中,再次见到了风,高大、伟岸、健硕、谈笑自如的风,已是盘县老厂竹根水最大的代理商。风的自信和健谈与当年那个沉默寡言、灰头土脸、垂头丧气、不求上进的落榜生判若两人。酒酣情浓,抵不过风的热情,我们再次相约回乡“观海”。2000年的老厂竹林,道路已经四通八达,竹林深处的小径上,厚厚的竹叶铺满一地,轻轻踏上小径,嘎吱、嘎吱,微风过处,窸窸窣窣的声音在林间回荡。

    “竹径通幽处,人在画中游。每一次疲惫不堪的身躯一旦置身竹海,总能收获惊喜;那种远离喧嚣,清幽而不孤寂,欣喜而不浮躁,仿佛全身的感官都被打开了一样,神清气爽可是在哪里也感受不到的。”风激动地说。

    那天,风早早安排家人炖上了新鲜的竹笋,说是上次因为晕车我们没有吃上竹笋,这次一定补上。说也奇怪,路还是那样的弯弯曲曲,可能是风的轿车太舒适,也可能是风给我们的竹根水太甜,这一次我们既然没有一个人晕车。晚餐很丰盛,竹荪炖鸡、竹笋炒肉、竹笋炒蛋……各式各样的竹类美食让我们不仅饱了眼福,更享了口福。一桌子的竹宴,撑得我们一个个直打嗝。可能是竹根水酿制的竹根酒纯正香甜好下口,不知不觉中我们都醉了。

    在茂密的竹林簇拥下,我们开始沿着蜿蜒的小径向竹园小溪走去。一路欢歌一路嬉戏,行至溪边,大家学着风的样子,捞起裤腿慢慢蹲下,从身旁捡起一片大些的竹叶相互对折,然后捏紧折痕轻轻舀起一小瓢送至嘴边“刺啦”一吸,一股甘冽沁入肺腑,那种酣畅淋漓的冰爽让人回味无穷。风说,竹根水如同竹笋、竹荪是老厂的宝,用于洗衣,去污力强;用之泡茶,甘甜清香;用之烹煮牛羊肉,味道极为鲜美;用于加工豆腐,豆腐洁白似玉,细嫩如脂......看着滔滔不绝、自我陶醉、摇摇晃晃、满脸通红的风,我感慨万千,没成想当初大家的一句“可惜了这清澈甘泉”竟唤醒了竹林深处的风,也成就了风的魅力前程。

    秋风习习吹来,秋天的韵味,似挽风如梦。夕阳下,很多植物的叶子已经渐渐地染了颜色,唯有这一片绿竹,依然在季节的洗礼中昂扬着挺拔的姿态。

    今天,我们一群追梦的人,又来到了竹林深处。如今的竹海比20年前的竹海更繁茂,规模更大了,高速也通了。所有的小径都换成了木质栈道,原来密林深处除了当地人很少有游客踏入,而现在,竹海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四通八达,相映成趣。

    随着导游地指引,我们气喘嘘嘘爬到狗跳崖山顶,在努力的平复着爬山之后的喘息之气时,眼前的美景再一次让我们深深地震撼。放眼四望,竹连着竹,山连着山,层层叠叠的近山远岭一片葱绿,近处的山是翠绿的,远处的山是墨绿的,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

    半壁观竹海,空中闻犬呜。一只大黑狗“呜、嗷,呜、嗷”地长鸣如同“云竹和阿海”的爱一样执着。听着导游幽幽地述说,感动之余我内心五味陈杂,喟然长叹。“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突的想到了风。是的,我只是一个过客,是山的过客,竹的过客,也是你的过客。

    离开狗跳崖,走在新修的木栈道上,听着脚步声在木栈道上踏出清脆的响声,也许是故事过于凄美,大家默默地跟着导游慢慢往下走,去一个更加幽静的竹溪园,也就是当初风带我们去的小溪边。竹园溪,一听名字就能让人遐想翩翩。其实不知多少次,竹园溪的美丽景致,总是萦绕在我的梦里,风牵着我们一个个走过小桥的情景也总是历历在目。

    林间,竹影丛丛,太阳透过竹叶的间隙,撒下点点亮光。从竹根流出的每一滴灵动的水都富含生机,泉水“哗哗”的在我们脚小流向竹林深处。溪边多了一些竹舍,取名竹园溪酒店。客房名字也别有韵味。“拥岚舍”桃李红透,“思蝶苑”蝴蝶纷飞,“步云阁”品茗悟道,“赋旧轩”谈古论今,“思竹苑”琴声悠扬,“乐隐居”心归田园。难怪有人说:云上竹海云意迟,竹园溪畔寻归处。竹海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听风雨。看着文友们在“思竹园”前摆着不同的poss,我感慨,感慨这一遇的策划者的用心。

    踏在宛如厚厚棉花铺就的竹林间,沁人心脾的竹香,若有若无地袅绕在鼻尖,雨后挂在竹叶上的泪珠晶莹剔透,不时落在我们的身上,在衣服上晕开,开成一朵小花。莫非这是风的策划?当初我说要是在个小溪边盖上一栋竹屋,该是怎样的世外桃源。我为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脸一下子燥热起来,我使劲摇摇脑袋,再次将所有的思绪抛向脑后。

    “国庆节,一定带上家人和朋友来这小住几日,品竹根水,观竹海韵,听风吹竹叶的沙沙声,享受不一样的世外桃源。”文友们感慨着憧憬着。

    看到文友们的惊叹之情,我小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的同时,身心皆醉其中。

    f6b45990fb0345a296051b4bfec2572d.jpg

    回程的路上,看着车窗外穿梭而过的风景,我就在想,什么样的人生才算得上是有志向、圆满的人生呢?孔子问过他的弟子,其中一位弟子——曾皙是这么说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大概就是人生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了吧。于某一个秋日午后,约三五好友着轻便之衣,在大自然的水中嬉戏,沐浴着秋风,享受着眼前的美景,又能边走着边哼着歌。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还有什么可遗憾和纠结的呢?奢侈如是,夫复何求?对于都市生活的我们,来到这样一个的确可以忘忧的地方,该是怎样难得的人生一大享受。

    “梦境里,想你的灵秀;歌声里,唱你的风流;走进你,我再不愿回首;情悠悠,爱悠悠,梦悠悠,我把心儿留!”七朵莲珺的歌声又一次在耳边回荡。

    (作者:罗环)



    编辑:杨跃波 罗从军   徐海燕(实习)

    责编:肖园园

    监制:许 波 

    总监制:林昌媛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盘州人民广播电台、盘州电视台、《盘州发布》、《盘州时讯》、抖音-盘州全媒、微博-盘州全媒

    投稿联系电话:3634621 投稿QQ:2160543673   邮箱:pxtv1@126.com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银杏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