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晚,伴随最后一个运动员的回归,为期两天的2019年“奔跑贵州”山地跑系列赛总决赛暨罗甸县第二届暖冬度假系列活动之罗甸百公里超级越野赛(简称“罗甸越野赛”)正式宣告落幕。
(获奖选手集体合影)
经过激烈角逐,100公里组男子冠军被蒙光富夺得,成绩为12小时43分8秒,女子组冠军被杨光梅斩获,成绩为17小时32分31秒;王治虎获得50公里组男子第一名,成绩为4小时39分4秒,女子第一名被张廷拿下,成绩为6小时11分41秒。李文杰、梁艳分获20公里组男、女冠军,成绩分别为1小时26分21秒和1小时43分16秒。万彪和李飞两名选手分别获得2019“奔跑贵州”山地跑系列赛年度男、女总冠军。
(红水河漂浮栈道“水上”开跑)
据了解,本次比赛由贵州省体育局主办,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管理中心、黔南州体育局、罗甸县人民政府承办,黔南州山地户外运动管理中心、罗甸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体育局)承办,贵州悠山美地运营执办。本次比赛共吸引了来自上海、重庆、广西、浙江等23个省(市)近1500名跑友参赛。比赛深入推进农、文、体、旅融合,深挖举办地地理气候、农村产业、民族文化等优势资源,以赛为媒、以体兴旅,促进文体、文旅、农旅大融合,带动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为满足不人群的参赛需求,实现全民健身的办赛宗旨,本次罗甸越野赛设置100公里、50公里、20公里、8公里四个组别。在承办2018“跑贵州”山地越野赛总决赛的基础上,罗甸县在赛道规划设置方面进行了升级,全新打造的4条赛道既能为百公里超长跑选手极致体验,也能给众多中短距离爱好者越野乐趣。100公里赛道从世界最长漂浮栈道红水河漂浮栈道上起跑,期间将穿越山地、高山草甸、丛林、河谷,运动员奔跑其中,翻越崇山峻岭,在峡谷中循水而进,既完成比赛规定爬升任务,又能看山看水赏生态美景。
(赛道沿途风景优美)
罗甸县位于贵州南部边陲,是有名的中国火龙果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贵州最佳避寒地和贵州省野钓基地,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9.6℃,素有贵州的“天然温室”之称,是康体养生、冬季避寒和体育旅游的最佳目的地,也是冬季开展户外运动的理想场所。
本次比赛充分利用其气候生态、自然物产、地理人文、民族民俗等资源优势,以农、文、体、旅深度融合模式实施精准扶贫,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罗甸特色美食助力开跑)
赛道上,组委会准备的黄豆鸡米饭、猪油面疙瘩汤、牛肉汤锅等具有罗甸地方特色美味的赛事补给,原材料均采购自本乡本土,融合了布依族苗族等当地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罗甸火龙果、罗甸脐橙、罗甸蜜柚等特色农产品频频亮相,给来自全国的跑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甸城东玉湖公园既是本次比赛中短跑组别的起点,也是所有组别的终点,从21日上午开始,这里人气持续升温,民族歌舞秀节目丰富精彩纷呈,在地方农特产品产销活动现场,剪粉、荷叶粑、灰粽、五花糯米饭等“罗甸食”一一亮相,火龙果系列加工产品、艾纳香系列产品、油茶系列加工等40家企业的“罗甸产”各领风骚。
(补给点)
为了保证运动员顺利完赛,大赛主办方在100公里的赛道上设置了11个检查站12个补给站,聘请补给点做饭厨师、志愿者、应急救援队员、警察护跑团成员、医务人员、跟拍摄影师、新闻媒体记者等近500人“保驾护航”,分散在山野乡村、山岗峡谷,为运动提供饮食补给和应急救援服务,确保他们安全顺利完赛。
(赛事志愿者)
自今年初成功举办2018“跑贵州”山地越野跑总决赛后,罗甸县受到了越来越多户外爱好者的关注。本次罗甸越野赛中实现了赛道升级,打造地方性特色品牌赛事,不断探索举办赛事新模式,在赛事服务、品牌影响力、参赛人数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实现了“农文体旅融合搭台,经济发展唱戏”的目的。
(参赛选手心情大好)
奔跑贵州山地跑系列赛总决赛在罗甸县深耕两年,得益于举办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组织能力。作为贵州省体育局重点打造的自主IP赛事,参与人群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对于罗甸县加快推动体育产业升级、打造体育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赛事的连续举办,将吸引更多的观众和体育爱好者走进罗甸、感受罗甸、喜欢罗甸,也让“暖冬罗甸”旅游品牌更加响亮。
(赛前紧张备战的运动员)
据悉,贵州旅游业实现连续三年“井喷式”增长,在贵州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中,各类赛事活动和山地户外运动做出了积极贡献。《贵州省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构建了“一核、六带、多点”的体育旅游发展新格局,罗甸越野赛将成为喀斯特极限体育旅游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罗甸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