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在纳闹村架良二组,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又在这里组织群众召开群众大会,村民们纷纷齐聚在一起,话发展、提意见、讲参与。
罗悃镇纳闹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国说:“今天我们召开群众会。一方面是要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向大家宣传,另一方面,架良是我们纳闹村最后一个没有完成串户路的寨子,希望大家能同心协力,共同把这个交通路、致富路修好。”很显然,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是很高的。纳闹村距离罗悃镇镇政府7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寨,共有人口460户2038人。多年来,交通不便、大山阻隔一直制约着纳闹村各方面的发展。“以前是出去也困难,更别说进来我们架良组了。”村民韦天美感叹到。得益于脱贫攻坚通组路和串户路的实施,纳闹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积极组织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建设的积极性。目前,纳闹村9公里的通组路和1200平方米的串户路已实施完成。但由于架良组的部分群众存在思想观念陈旧,不愿参与到串户路建设当中来,因此导致架良组成为全村最后一个没有完成串户路的寨子。“我们就通过召开群众会和入户走访这些形式来了解群众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想法,然后对他们进行引导。”李国说:“这些工作方式都是为了调动村民参与村里建设的积极性,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他们学会感党恩,共同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如今,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以及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架良二组最后700平方米左右的串户路也在紧张的施工中,几乎随处可见的蓝色垃圾桶也为架良组的环境卫生立功不少,村民房前的路灯把群众未来的路和幸福照得更加明亮,依稀近得可感、可触。 “现在路好了,骑电瓶车都可以去赶场,路灯也有了,农村的夜晚也可以像城市一样灯火通明了。”韦天美笑着说。通组路和串户路架起了与群众的连心桥,产业发展也要齐头并进。2018年3月,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成立“纳闹春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村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引进3000羽的特色野鸡养殖。同年8月,纳闹村因村制宜,通过先建后补项目,发展蜜蜂养殖430箱,涉及贫困户19户。此外,还鼓励村民发展砂仁种植800亩,珍珠李280亩,蔬菜100亩。“现在村里有产业了,我在合作社给村里喂养野鸡,一个月也有2000块钱,很满足了。”今年60多罗悃镇纳闹村村民蒙华堂高兴地说到。“我们合作社统一采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底回收。”罗悃镇纳闹村村支书蒙世贵说:“村里的野鸡特色养殖项目,是通过三变改革,以扶贫资金30万入股,每年按30万的8%来分红,其中7200块是分红作为村集体经济,16800是分给27户贫困户,这样也能增加点群众的收入。”产业发展为纳闹村打开了致富思路。野鸡、蜜蜂、砂仁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如火如荼,今年,投入扶贫资金70万、涉及241户贫困户的500亩的种桑养蚕项目正在纳闹村安家落户。“户均预计可实现两万元的收入。”李国自信地说到,纳闹村将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来组织实施,以扶贫资金70万中的28万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建设蚕棚,经营管理,按6%的保底分红。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合作社统一采购苗木,统一的技术指导,统一回购的方式来发展。”如今,纳闹村的通组路和串户路四通八达,各种特色产业落地开花,文化广场、照明路灯、垃圾桶等基础设施设备逐渐完善,贫困发生率也从2014的52.78%下降至现在的1.52%,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却在不断增强,时刻挂在脸上的笑容也逐渐成为了村民们的一新张名片。“接下来的工作一是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二是巩固现有的产业,发展好新兴产业,种桑养蚕500亩,让它成为群众致富的产业,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好村党支部致富带头作用,发挥好全村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纳闹三组四组的便民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罗悃镇纳闹村驻村第一书记杨胜敏正谋划者纳闹村的未来。
来 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作 者|计秘密
编 辑|黄学保
编 审|肖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