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故事】黄亮芬:靠勤劳双手摘下贫困“帽”
2020-12-15 16:36:08 六枝融媒
  • 我叫黄亮芬,今年55岁,是六枝特区月亮河乡大坝村拱寨组村民。

    几年前,我的丈夫李光伦因病致残,不能外出务工,在家只能做些轻巧的活,而我本人也是长期患病。为此,一家7口人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

    如何让家庭走出困境呢?2017年,我去关岭县走亲戚,看到他家种植生姜收入不菲。回家后我心想:与其守地受穷,何不利用自家承包的土地试种生姜。

    52162a34e01c4fbd91291999d7cac3d3.png

    黄亮芬种植的生姜

    心动不如行动。当年初,我就请关岭种姜经验丰富的技术员来看看家里承包地的土质可不可以种生姜,得知“这土质适宜种姜”的结论后,便邀上同村的李光华、杨忠华两家人一起种植生姜。同时,约定邀请技术员指导我们种植。

    技术员看到我们三户村民发展经济的热情,从土地整理,姜种选购、设备购置、田间管理及市场销售等方面都给予了详细的指导。

    当年,30亩生姜喜获丰收。每亩生姜收3000公斤,并被湖南的一家公司以每公斤3.6元的价格全部买定。我们每户纯收入达6万余元,一季的生姜收入使我家摆脱贫困。

    我种植生姜有了收入后,眼光不再只盯着自家那点承包地。第二年,我以每亩600元的价钱租下了邻村29亩土地进行科学种植优质辣椒。

             b5fb6bdcbbff44458e8a1dd957abd7d4.png

    黄亮芬的辣椒基地

    辣椒定植的最佳时机,我和丈夫尽快整地、起垄、铺膜,做好各项前期工作。随后育苗移栽、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等都不敢大意。想当年,久雨初晴,放眼望去,矮壮的辣椒绿油油的。每一株上吊了许多惹人喜爱的嫩辣椒,我聘请的10位村民正在争分夺秒摘辣椒。一天一车,晚上拉货去六枝批发,早上回来真想睡觉。休息一会下午就打包装,怎么累也得打起精神!记得一个多星期的雨导致辣椒发价下跌,但还得雇人乘天晴抓紧摘下来好连夜运走。

    我种植的辣椒开始上市。然而无奈之事奔我而来,因为到辣椒基地的红泥土路一遇下雨,运货车根本去不了。有个别胆子大的师傅不信邪把车开到辣椒基地旁,没想到车子一启动,轮子“玩”起了“游戏”,不但不停地在原地快速打转,还将泥浆给后面的推车人免费化了次“浓妆”。

    运辣椒的师傅有了前车之鉴,再次来时谁还会把车开进地边?我为尽快在有价之时抓好销售,只能花钱雇人一背篼一背篼将农产品运到货车方便之地上车。

    农村产业硬化路等惠民工程的实施大大方便产业发展,我喜上眉梢,把自己的产业做得实实在在,一家人人的日子犹如吃着甘蔗上楼——步步高节节甜!


    讲述人:黄亮芬 整理:郭府祥 


    编辑:宋宜霖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