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航天梦 再继续 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六枝降落点取土仪式成功举行
2023-11-30 16:34:23
  •  

    11月29日,庆祝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回收48周年贵州六枝降落点取土仪式成功举行。我国初代航天人戚南强及六枝“三线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相关史料研究专家、当年卫星发射、回收的亲历者们来到大用镇沙子坡故地取土,并将把这些记录历史的泥土移至浙江省安吉县的“两弹一星”纪念馆,载入我国的航天史册。

    61aec4e80b9e4fb09c1f3fb897cc221b.png

    仪式现场

    1975年11月26日,我国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1月29日12时20分许,卫星按预定方案返回地球,落在位于大用镇境内的沙子坡。

    初代航天人、上海航天局研究院原副总经济师戚南强说:“这颗卫星形状是羽毛球形,它的底部直径2.2米,高度3.1米,重量是1800公斤。”

    事发时,正在此地附近井口施工的几名六十五工程处职工目睹了卫星的坠落与撞击地面的过程,随即迅速将此情上报单位。

    六十五工程处的保卫干部和部分民兵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警戒。随后,六枝特区公安局、武装部等部门人员先后抵达现场,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共同参与了卫星零部件的搜寻和返回舱的回收等工作。

    "三线"建设者、卫星回收参与者周明祥说:“来到沙子坡之后才知道,说是有不明飞行物落在沙子坡上,当时心里很紧张,先想到的就是保护现场,他们来人之后才放我们去搜山,捡的有锡箔纸,铝片,还有一些小零件。”

    事后得知,这颗当时对外称之为“高空物理探测器”的卫星,由返回舱和仪器舱组成,卫星因降落伞未完全打开,着陆时先撞断了一棵碗口粗的树后,又碰上岩石,继而从山坡上向下滚动。虽然返回舱外表有损,但返回舱里的胶片、仪器等重要资料和构件基本完好。

    6e177cd0f6a04d26a22cb078ecf929da.png

    参加活动人员正在取土

    这是二十世纪以来,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回收卫星的国家。48年后的同一日,这些亲历者们共同回到这里,把见证了这个重要时刻的泥土放入袋中,并将移至浙江省安吉县的“两弹一星”纪念馆,载入我国的航天史册。

    "三线"研究专家、卫星回收参与者白平说:“今天参加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继续弘扬传承咱们‘两弹一星的精神。对广大的青少年,可以起到一个教育的作用。让广大年轻人知道,在那个艰苦的岁月,我们祖国的科技人员是怎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把这颗卫星送上天,把这颗卫星成功回收,具有现实的教育作用,这是咱们红色文化延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航天精神,砥砺前行,永远奋进。"

    融媒体中心记者:刘 静


    编辑:李丛语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