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走进初中校园”是黄浦区今年全新开启的一项重点职业指导创新尝试工作,为了解该项工作进展情况,我在前往位于中山南一路555号的黄浦区职业介绍中心采访时,应邀为该项目针对的六年级学生,分享“记者”这一职业的日常工作情况以及背后的艰辛。
为此,我也有幸亲历了六年级孩子们对职业了解的热情。一张张充满期满、等待发问机会的稚嫩笑脸,一个个提出的问题表达出这个年龄段孩子超乎想象的“成熟”,给我的感受只有一句话:“职业指导走进初中校园”正当时!
10月23日中午,上海市第十中学六年级的学生们迎来了一堂特殊的社会实践课程。由黄浦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首席职业指导师等人组成的一支校园活动导师队伍,在午休时间,以《记者那些事》为主题,为同学们介绍记者这一职业,正式开始了“职业指导走进初中校园”项目的第一讲。
“记者有哪些种类?”“记者每天几点开始工作?”“写作文好难,记者每天要写多少字?写一篇文章需要多久”同学们踊跃提问,通过一连串的问题逐步了解到一篇篇新闻报道背后,记者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的职业精神。近四十分钟的分享课结束后,当被问到想不想未来做记者?记者惊喜地看到,同学们纷纷高举起小手,齐声回答:“想!”
“职业指导走进初中校园”是黄浦区今年全新开启的一项重点职业指导创新尝试工作。本着“以需求为导向,以精准为目标”的服务理念,将职业指导触角延伸至初中六、七年级学生身边。
黄浦区职业介绍中心胡洁静介绍说,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了解各行各业到底在做些什么,以及每一个职业背后的艰辛和职业精神,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打下良好基础,相关工作小组从今年初就开始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包括通过完成214份进校园指导调查问卷,了解和掌握在校初中学生的真实需求;协调区域内多种职业指导资源,组建起一支由刑警、交警、律师、医生、记者等专家组成的“进校园活动导师队伍”,形成了1+1>2的强大合力支撑体系。
陆华伟是上海市第十中学负责德育教育的老师,也是该校“职业指导走进初中校园”的负责人。她表示,今年8月底,《上海市初中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公布;9月1日起,目前就读六、七年级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开始正式记录到上海市初中学生社会实践电子记录平台上,成为新中考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参考内容。
如何组织好六、七年级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各所中学正在努力探索的一项重要工作。陆华伟高兴的说,起初担心给六年级学生做职业启蒙会不会有点早,但课程结束之后发现,不少学生不仅在分享课上积极参与讨论,课后还拉住记者老师继续提问,表现出学生们对职业了解的兴趣和渴望远远超出预期。
记者还了解到,未来,“职业指导走进初中校园”项目将进一步根据初中生年龄的差异、心理认知成熟度的不同开展“进阶式”的校园职业指导活动。比如,针对六年级学生开展的“探索”系列职业指导活动,通过游戏、拓展等方式,引导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们学会发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他们渐渐形成一种自我探索的意识;针对七年级的学生,将开展“启迪”系列职业指导活动;针对八年级的学生,将开展“萌芽”系列职业指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