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人丨徐仁惠:泳坛道路上甘做铺路石
2019-09-28 09:25:13 徐志凤 孙冲

  • 1992年7月26日18时16分,上海运动员庄泳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以54秒64的成绩获得女子一百米自由泳冠军,实现了我国游泳奥运金牌零的突破。领奖台上,庄泳接过金牌,兴奋地把它举过头顶。电视机前,庄泳的启蒙教练徐仁惠热泪盈眶,这个小小的举动是赛前她与庄泳的约定:“如果赢得金牌,一定要举过头顶!”师徒两人的这个约定,终于实现了!

    原卢湾区少体校高级教练徐仁惠,1947年出生于浙江镇海,1964年进入上海市游泳队,1965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74年起,徐仁惠开始担任游泳教练,向各级游泳队输送优秀少年选手二十多名,其中有我国一代游泳名将庄泳,还有在国内、国际大赛中获取奖牌的国家队队员朱颖文、严昱民、陈洲等。1992年,她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4年徐仁惠指导12岁的庄泳改进游泳技术

     “选到好苗是成功的一半。”徐仁惠谈到,当年她顶着寒冬酷暑,走遍全区幼儿园,深入到每一个班级,从身高、体型、灵敏性等方面进行初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观察,再从学生的水性、水感、接受能力等进行复选。

    庄泳就是在1977年春天,被徐仁惠从鲁班路第一幼儿园中挖掘的,当时庄泳仅有5岁半。长大后的庄泳完全印证了徐仁惠当年的判断:身高1.71米,双臂展开超出身高14厘米,还有一双令人生畏的大手,在水中犹如一对船桨。

    徐仁惠觅到了这棵后来被誉为泳坛“希望之星”的好苗苗,但要把这棵苗苗培养成茁壮的大树,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她谈到:“庄泳打破亚洲纪录是15 岁,奥运会又几次夺得奖牌。和那些1.80米以上的外国泳坛女将比,1.71米的庄泳处于劣势;而进人亚洲杯赛的游泳,差距都仅在零点零几秒,金牌和第10名只差0.1秒。这时,心理素质对夺魁有很大影响。”

    “我总是以期待的态度和信任的目光鼓励她努力去做,没有任何强制性,而且尊重她幼小的心灵,尊重她的自尊心,使她对教练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因而每次训练都和我配合默契,甚至超常发挥。”

    原国家游泳队总教练陈运鹏多次夸庄泳是一个“先天足”的比赛型运动员。这个“先天足”既有庄泳那与生俱来的长手臂、大手掌及聪慧过人,也有启蒙教练徐仁惠为她打下的技术、训练及意志品质基础。

    “训练孩子要为他们的长期发展考虑,打好扎实基本功,不能贪求自己的眼前利益去拔苗助长。” 徐仁惠训练小运动员着眼长远,基于对少年儿童生理特征和生理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循序渐进提高训练密度和运动量。

    徐仁惠在2008年担任奥运会火炬手

    她还在练习过程中仔细观察,看到孩子有进步及时予以肯定鼓励,发现错误及时予以纠正。这样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她所带训的小运动员一般都能做到动作规范,技术到位。庄泳那完美、自动化的自由泳技术就是在这时间给磨出来的。

    徐仁惠训练学生是严师,而关心学生像慈母。每次训练,她都要参加接送孩子,为他们准备点心、牛奶。为增加营养,她自己掏钱买太子参、红枣,在家里炖好汤,带给学生吃。徐仁惠还让自己母亲特意为庄泳做营养菜。直到现在,庄泳回忆起当年还会说“阿婆烧的鸭子真好吃”。

    1984年夏天,离全国少年比赛前一个月,庄泳突然腹泻、发烧,当时徐仁惠自己的女儿才8岁,也很需要照顾。然而为了使庄泳尽快恢复健康,不影响比赛,徐仁惠硬是陪庄泳住进体育场宿舍,每天亲自为庄泳安排饮食、西瓜、药品,一个月不回家,以至于丈夫开玩笑地说,“徐仁惠关心庄泳比自己女儿还起劲。”

    少儿游泳训练工作是一种体力和脑力的双重劳动,徐仁惠无私的投入、使她的训练工作结出累累硕果。经她训练培养的学生中,庄泳共在奥运会上获得过一金三银、世界锦标赛上获得二金一铜,朱颖文在奥运会上获得一银、世界锦标赛上获得二铜。徐仁惠最常说的一句话是 “在通往泳坛高峰的道路上,我甘愿做一块铺路石。”

全部评论
  • 匿名用户 2021-04-05 10:09:22
  • 匿名用户 2021-04-06 22:00:22
延伸阅读
阿拉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