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区改造,是黄浦区当前民生工作的重大事,是牵动蜗居一隅的老城厢人民喜乐福祉的关键事,是承载一批投身房屋征收事务的青年人的事业与梦想的要紧事。意见征询的背后,高比例签约的背后,搬场动迁的背后,有着怎样勇于尝试、奋力进取、温情感人的故事?
“阿拉黄浦”推出“旧改空间”系列报道,带您走近“旧改”,了解动迁家庭与老城厢的情感牵连,微更新社区的大事小情,以及 “旧改”一线工作者的奋斗历程。敬请垂注。
首期刊发的是黄浦第一房屋征收所团支部书记李瑞亮的事迹。一起来看看化学专业出身的他,是怎么写起代码,做出专业“码农”才做得好的事儿的……
李瑞亮
拥有 “探索不止”的开拓心,保有“精益求精”的恒心,不忘“矢志创新”的初心,才能具备时刻在胸的匠心精神。从征收信息公示触摸屏的研发、旧改签约系统的电子化,到征收信息的手机终端化,黄浦第一房屋征收所团支部书记李瑞亮带领他的年轻团队,始终在创新这条路上执着前行、精益求精。作为一名80后年轻的征收工作人员,不到10年时间,他用三项国家专利证书诠释了他对“工匠精神”的深刻领悟。
征收基地内的电脑触摸屏
时下,在黄浦大大小小的征收基地内,都会有几个电脑触摸屏立在接待大厅里。一台电脑触摸屏其实就是一套信息查询系统,征收居民在触摸屏上随时查询相关政策和签约情况,各家的房屋面积、户籍数量、补偿安置款,以及最新签约进展等各种信息都一目了然。真正从技术上将公开、透明落到“触手可及”处。而这套系统的开发成功,甚至得到了技术专利,都得益于它的发明者——李瑞亮。
以前的征收公示信息一般都写在纸上,随后贴上墙,供居民们查看。但久而久之,一些居民会偷偷地动笔修改,比如把“45”改成“4.5”。黄浦第一征收事务所总经理张国樑考虑用触摸屏辅助公示,就想聘请外面的公司研发软件,没想到初出茅庐的李瑞亮带着一帮年轻人首先表态:“我们自己能做!”。
触摸系统实用又简便
然而,对于非科班出生的李瑞亮来说,要成功研发这样一套实用又简便的触摸系统,还是困难重重。“对于我们来说,唯一可以借鉴的是银行触摸系统,但那也仅限于拿号。”李瑞亮带领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通过自学的方式终于研发出了第一版本。
李瑞亮带领团队研发出触摸系统
但问题也来了,“页面上滚动条太小,年纪大点居民根本用手指滚动不了。”李瑞亮带着问题请教了不少应用软件开发方面的专家,一个月后,更方便的软件做出来了,居民们用了后纷纷称赞,所有征收信息通过李瑞亮的触摸系统全“晒”出来,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可能。这项创新不但在上海已经全推广,而且一些外省市也开始尝试。
触屏系统不断升级
征收基地内的房源公式信息展示栏
如今,手机等移动终端,越来越受青睐。“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下,“创新达人”李瑞亮开始思索:征收工作是否能搬到手机上?
李瑞亮带领团队研发征收信息的手机终端化
自2015年起,在总经理张国梁的鼓励下,李瑞亮带领他的团队开始研发征收信息的手机终端化。大多数征收事项如基地内征收经办人的办理情况、征收流程、征收政策和法律依据等信息,全部搬进手机移动终端,这样可让所有管理者、经办人通过手机就对征收情况一目了然。
李瑞亮举例说:“以前,如居民要搬场,经办人要先写单子,然后交到内勤室,再由内勤人员根据单子预约搬场车,很不方便。”有了现在的这套系统后,经办人只需在手机上点一下搬场事项,内勤就可根据提示信息直接发送给搬场公司,快速又方便。
征收信息现已实现手机端操作
此外,李瑞亮还研发了微信平台“透明在线”,主要功能是发布征收地块信息、开展在线政策咨询、提供有关便民服务、更新介绍公司情况。这是黄浦第一征收事务所运用新媒体进一步深化阳光征收的创新做法,拓宽了与居民沟通交流渠道,拓展了宣传渠道,受到了居民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