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发生后,有些特殊群体,尤其是辖区孤寡、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的生活情况令人担忧。面对疫情,小东门街道一方面扎实做好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工作,另一方面将民生保障作为社区的重点工作,确保社区服务不断。
配送上门,老人吃到安心餐
“您好,饭放到门口了!”“最近身体怎么样?尽量不要出门啊!”每天上午,助老送餐员都会准时将饭菜送到老人的家门口,还要询问老人身体状况,提醒老人不要外出。
为了保障街道内老人在疫情期间的用餐需求,工作人员从大年初三就对所有享受助餐服务的老人进行电话排查,询问是否按原计划继续享受助餐服务。
经了解,辖区内154名老人有需求,于是街道立即与第三方送餐服务公司联系开展送餐服务,并要求送餐公司严把“送餐员健康登记、送餐设备每日消毒、餐盒密封防护、无接触送餐”等环节,确保老人用餐安全。
加强联系,日常生活不孤单
在这个特殊时期,街道还依托老年协会对社区“老伙伴”活动进行网格化管理。71名老伙伴志愿者通过打电话、走访及发微信的形式关心各自结对的老人,一方面查摸老人的近况,另一方面宣传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让老人们了解新冠病毒的传染方式,做好自我防护。
这期间也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事迹。金坛居委志愿者童莉娟,节前买了饼干和干点心,一一走访每个老人,向他们拜年祝贺,并关照节日期间的水电煤操作安全事项;志愿者林荣轩在大年夜为结对的孤老送去年夜菜,让老人好受感动,连连称赞到“邻里情赛金宝”;预约登记购买口罩过程中,老年协会副会长周慧玲与理事马玲媛了解到有5位老人因身体等原因不方便登记购买,第一时间与居民区民政干部进行沟通,及时帮这些老人代登记代购买,还亲自一家家送上门,老人们连声道谢,纷纷表示有志愿者关心真好!
积极帮扶,困难群体有保障
针对辖区特殊困难人群,小东门街道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社会帮扶工作。
前期以电话询问的形式,对辖区内特困供养人员(分散)、三支特困人员、重残特困人员、支出型特困人员、困境儿童、大重病等困难人群进行困难情况的排摸,了解特困人群身体状况,告知防疫措施。经排查,有一低保特困人员因长期患丙肝、乙肝及精神病,需立即住院治疗,街道为其预支壹万元整帮助其及时入院治疗,缓解经济困难。
此外,因小东门街道人户分离情况较多,为方便特困供养、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领取口罩,由工作人员先与困难对象电话确定,再由居委人员登记预约,领取后统一由快递将口罩送达当事人手中,减少特困群体外出,并在第一时间缓解困难人群无口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