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着460年历史的豫园,集邑庙、园林、建筑、商铺、美食、旅游等于一体,是上海特有的人文标志和文化名片,是“上海的根”。 截至本月,文昌路已初步完成改造提升,成为有特色的潮流文创街,而九曲桥广场核心区的众多老字号逐点盛放,绿波廊经过闭门改造也将于8月重新开门迎客。
苏式汤面中的头牌——源起于1757年的著名餐饮老字号松鹤楼,其连锁店中唯一一家汤面馆选在了豫园开张。这也是继去年底“南翔馒头店”启动多年来最大规模改造升级重新面世后,豫园商圈内对于传扬老字号饮食的又一新动作。去年,豫园股份“唤”来了这家老字号,并为其度身定制了这家只做面的“样板店”,重新接续专注苏式汤面的传统。店铺坐落于旧校场路五号门入口处,装修极具雅致的中式简约风格,以桃花坞年画为基底设计统一形象标识,并在杯碗盘碟都有所体现,还恢复了早市。
据介绍,借助于商圈调整,豫园正酝酿打造“舌尖上的江南”美食区域,通过引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字号名点、家传特色进驻,让高品质的海派餐饮文化和体验在此落地。
每年,豫园商城大约接待4500万人次客流,其中近一半来自长三角地区。2018年起,商城管理方豫园股份主动应对消费升级与城市更新趋势,启动这一重要文化商业地标的改造与升级——紧扣物理空间上的场景重塑,以“豫园故里”“豫园漫步”“空中豫园”三大核心主题展开,其中“豫园故里”侧重于重塑文昌路、九曲桥广场核心区域的老字号品牌和传统街区形象。
除了老字号回归外,文昌路这条百余米长的小街已基本完成改造。大家的普遍感受是,完全可以实力比拼诸如无印良品等城市时尚生活品牌,有趣有格调,很值得一逛。目前,文昌路以“银杏树下的守艺人”为核心节点,南北延伸,上海印象、汉字生活馆、文昌祈福店等十余家各具特色的高品质文创小店汇聚于此,街头街尾两个牌匾“龙门”和“文昌”,寓意一登龙门,文运昌隆。
豫园股份董事长徐晓亮这样注解去年以来的一系列更新:老字号品牌焕新、文创产业开发,都是在商圈整体升级改造背景下进行的,也可以说是商圈升级改造的一部分。豫园正考虑打造海派老字号创新集聚区,在上海自主品牌的发源地、集聚地打响“老字号竞技场”概念。他说,豫园地区是上海老城厢的核心地区,让海派老字号在新一轮集聚中回归城市中心和公众视野,同场竞技,促进品牌焕新;而在核心区周边区域,建议错位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