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将正式实施
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怎么样?
贯彻垃圾分类过程中碰到了哪些难题?
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带着这些疑问
记者来到了
位于淮海中路816弄的国泰公寓
锦江居民区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
做出很多努力,也取得一定成效
一早八点半,记者来到国泰公寓,一眼便看见橙、褐、黑、蓝四色垃圾桶并排着的垃圾厢房 。垃圾厢房一旁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该小区垃圾分类投放时间(早7:00—9:00,晚6:00—8:00)。陆续有居民把提来的垃圾,按“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物”的分类,投进不同的垃圾桶。
每个来扔垃圾的居民手里都拿着一张“小卡片”,扫一下二维码,垃圾厢房的小窗开启后,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在现场执勤的志愿者张阿姨会适时过去帮个忙,比如帮忘带“小卡片”的居民开一下小窗,或者去告诉居民装着湿垃圾的垃圾袋,扔的时候,垃圾要扔进“湿垃圾”桶,但塑料袋要扔进“干垃圾”。
居民们投放垃圾使用的小卡片,对应的是一个个“绿色账户”,只要投放了垃圾,就能得到相应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可换取相应礼品。
让张阿姨欣慰的是,大多数的居民已经不再需要特别提醒了。经过前期大量的宣传和几个月的实际操作,居民们对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分属哪一类别,已经心里有数。对此,瑞金二路锦江居委的居委会书记陈锋也深有体会,从早期宣传垃圾分类时的略微不理解,到如今的主动配合,居民们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转变。
锦江居民区有一千多户人家,其中老龄人口约占总人数的四成。锦江居委通过党建联建,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和楼组长的作用,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政策宣传到户、到人。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垃圾分类的概念就基本在社区居民中竖立起来,同时也得到社区单位的理解与支持。
“现在居民们都知道要垃圾分类,社区单位也积极配合,我们正向沿街商家动员垃圾分类知识”锦江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锋告诉记者,锦江居民区目前在垃圾投放时段,有志愿者督促居民投放垃圾,并有专门的“分拣工”对投错的垃圾进行分类。
据了解,目前垃圾清运车每天来两次,上午运湿垃圾,晚上运干垃圾。由于垃圾分类车是按“桶”(垃圾种类)清运的,这也“倒逼”居民们做好垃圾分类。
“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是对垃圾分类进行更精细化的规范”,瑞金二路绿化市容所所长唐禹说,分拣工和志愿者都已经过培训,针对居民们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再普及,也将通过“二次入户”的形式进行。“如果满分是100分,我们现在做到了70分”,唐禹说,希望通过垃圾分类知识再宣传,争取做到八、九十分甚至更高分,直到不再需要志愿者和分拣工的辅助,达到垃圾分类“无人管理”,居民可完全自主的状态。
在垃圾厢房的对面一角,有一个洗手处。扔完垃圾的居民转身拧开水龙头就可以洗净手。垃圾厢房一旁是一个宣传栏。陈锋说,以后会把细化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张贴在里面,让大家对垃圾如何分类一目了然。
对于“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的7月1日,他们“没在怕的”,因为垃圾分类这场持久战早已开始多时,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以后要做的就是顺应垃圾分类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