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在辖区范围内有效开展,淮海中路街道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及责任区管理任务目标,结合淡水路沿街商铺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模式的经验,针对顺昌路蔬果店密集的情况制定顺昌路沿线(合肥路——建国东路)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管理。
▲ 早高峰时段的顺昌路
顺昌路位处二级旧里,道路狭隘,人口密集、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唐家湾菜场拆除后,商户迁移聚集至此。据统计沿线有50余家商铺,其中含24家菜场、蔬菜店、饭店、水果店等,日常干、湿垃圾没有出路,投放到居民区,使原本不大的垃圾厢房变得雪上加霜,也给旧里小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造成困难。为此,开平公司曾在市容所协调下增加湿垃圾清运频次,但厢房满溢现象仍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 早高峰时段的顺昌路
基于上述情况,结合本街道分类覆盖的大趋势,这一问题得到了淮海中路街道的高度重视,街道办事处与区绿化市容局及作业单位,就解决顺昌路沿线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并得到了区局和作业单位的大力支持。
▲ 淮海中路街道与区绿化市容局及作业单位探讨交流
5月27日,由淮海市容所牵头街道管理办、城管中队、永民物业、开平公司、路吉公司以及特保等单位部门,召开顺昌路沿街商铺垃圾分类及定时定点收运专项会议。会上,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共商共治,拿出可行办法,在排摸、宣传、监管、收运等环节上达成一致,明确目标责任。
与此同时,顺昌路沿线的70地块三个居委会联合商家及市容所等单位成立了“商铺联盟”,发挥自治作用,商家自律自管,自觉履行垃圾分类义务,落实门前责任管理制度。市容所对商家逐一进行垃圾分类宣传,特别是菜场和蔬菜店等商铺,做好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提高知晓率、分类意识和参与率,为社区垃圾分类和沿街定时定点投放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 Step.1
市容所对顺昌路沿街商铺垃圾产生种类、高峰时间段、商家分布及商家的诉求进行排摸汇总,按照商铺分布(菜场主要集中在顺昌路南北两头,即靠近合肥路及建国路)确定湿垃圾收集点:顺昌路386号、455号;
随后,与作业公司就作业时间段进行协商匹配,确定垃圾倾倒、收运时间,做到疏堵结合;
为了保证投放的湿垃圾桶数与垃圾产生量符合,由市容所领导带队联合作业公司在早上5点半至7点半垃圾产生高峰时段进行了垃圾量的测试。
▲ 市容所领导察看高峰时段垃圾量
★ Step.2
联合街道管理办、城管、特保、相关居委及网格中心东部工作站挨家挨户发放正式的《沿街商铺分类责任告知书》,向各沿街商铺进行垃圾分类知识讲解,明确要求商户按照告知书上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并接受监督管理,并且告诫商铺,不分类或再投放到小区垃圾厢房,由城管部门依法处理,同时还要做好门前环境和非机动车停放的门责管理。
▲ 告知书
6月5日,顺昌路沿线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正式实施,作业车辆每天上午8点30分和晚上8点到指定地点收取湿垃圾,同时,特保队员对顺昌路沿线的居民区垃圾厢房进行固守,防止商铺再将垃圾倒入居民区厢房内。在规定投放时间段内,特保队员们还会提醒沿街商铺遵守时间节点,逐渐养成倾倒习惯。执行当日第一次收运湿垃圾达1500公斤,截止目前,商家基本能按照规定时间段进行倾倒干、湿垃圾。
下一步,市容所将继续采取“一路一策”战略,广泛推进旧里道路的沿街商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同时不断完善淡水路、顺昌路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模式的机制,总结经验,将淮海中路街道管辖区域剩余旧里道路逐步纳入分类管理范畴,为完成分类覆盖的年度计划和迎接今年全国文明城区检查做好充分准备。